圖:柬埔寨吳哥窟古跡。攝影:人民網記者孫廣勇
據柬埔寨旅游部8月2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柬埔寨共接待93萬人次中國游客,同比增長75.8%,占總外國游客人次的31%。柬埔寨旅游部預計,今年全年預計接待中國游客總數可達180萬人次至200萬人次。
柬埔寨旅游部國務秘書狄占塔表示,柬埔寨機場、海關和各主要旅游景點要認真做好接待中國游客的準備,讓赴柬旅游的中國游客享受到溫馨、熱情和愉快的旅程。同時,做好對外宣傳,使游客更加方便地獲得相關旅游信息。此外,也要做好國內民眾教育培訓工作。
中柬兩國的友好關系、柬埔寨旅游景點的吸引力和兩國間持續增加的直航數量是赴柬中國游客顯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根據此前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雙方爭取在2020年實現中國赴柬游客達到200萬人次。近年來,中國游客赴柬旅游人數持續增長,看好這一市場后,柬埔寨針對中國游客推出“定制”服務。2016年,柬埔寨旅游部推出“Chinaready”白皮書計劃,推出系列措施吸引中國游客赴柬埔寨旅游,計劃到2020年每年吸引200萬人次中國游客。“我們有一個明確的戰略來吸引中國游客。這個戰略的目標是使柬埔寨成為中國游客賓至如歸的國家。”柬埔寨旅游大臣童昆說,柬埔寨將落實“China ready”白皮書計劃,為中國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務,讓中國游客在柬埔寨受到熱情接待。
為吸引和接待好國際游客,柬計劃投資和開發更多創新的旅游產品,如濱海海島旅游景點、休閑度假村和旅游體育中心、旅游區兒童樂園、星級酒店、高級餐館、購物中心等,并在部分旅游目的地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如道路、旅游港口和機場等。
柬埔寨旅游部還表示,將推出系列政策重塑當地旅游生態,包括推動當地接受人民幣支付、增加中文標識、增加中文服務人員、提供中文旅游咨詢宣傳品等。根據該部2016年出臺的吸引中國游客戰略,柬埔寨計劃到2020年實現吸引中國游客200萬人次。
在交通方面,目前每周大約有270個航班(含固定航班及包機)往返于柬埔寨與中國各大城市之間,分別由11家中國航空公司和4家柬埔寨航空公司運營。童昆表示,“我們還在積極聯手兩國航空公司增加航班數量,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服務。”
在前往柬埔寨的航班上,記者看到空乘人員發放的柬埔寨入境卡上有中文注釋。原來為吸引中國游客,柬埔寨海關出入境卡已在柬文和英文的基礎上,新增加了中文注釋。而且,柬埔寨落地簽申請表推出中文版,不懂英文的中國旅客也可以自主填寫落地簽申請。
柬埔寨也在不斷努力完善基礎設施,如新建機場和公路,開發旅游景區,興建度假村等等。童昆表示,我們應該一致繼續推動改善游客出行和交通,減少不必要的屏障,也就是應該繼續加強到達服務接待,通過協調柬埔寨落地簽證。柬埔寨將繼續改善中國游客機場到達服務,開放中國游客專用通道,在國際出口處配備中文標識牌、對移民局警察和機場服務人員進行中文及中國文化培訓。
在吳哥窟景區內,隨處可見的中國游客與操著一口流利中文的當地導游成為標配。在該景區周邊擺攤的當地商販,亦會用簡單的中文售賣紀念商品。柬埔寨政府明確表明,鼓勵人民使用人民幣,以促進中柬兩國各個領域的投資合作。目前,人民幣主要在金邊、西港、暹粒流通。
柬埔寨旅游部9月1日公布的報告顯示,今年前8個月柬吳哥窟接待國際游客逾174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8.49%。其中,中國游客逾93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75.8%,數量位居國際游客之首。記者在暹粒看到一輛接一輛的旅游大巴,帶領中國游客到吳哥窟古跡參觀。傍晚,游客還會欣賞大型歌舞史詩劇《吳哥的微笑》感受當地文化。這是運用中國創意、柬埔寨元素打造的一臺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為一體的大型舞蹈史詩劇目。從2010年11月首演以來,吸引了世界50多個國家的游客143萬余人觀看。《吳哥的微笑》已成為柬埔寨一張文化名片,成為中柬兩國人民文化交流的平臺。
童昆表示,按照目前旅游趨勢分析,2019年中國赴柬埔寨游客有望達到200萬人次,到2020年將會有進一步增長。“但是柬埔寨旅游業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題是游客承載量有待提升。我們非常希望中國投資商能來到柬埔寨,增加酒店等旅游產業項目的投資,讓我們可以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務。”據了解,目前中國免稅品集團(柬埔寨)有限公司在暹粒、西哈努克港和金邊市的三家免稅店內成立了“中國游客之家”,借助自身資源、服務、語言等優勢,為赴柬旅游的中國人提供旅游信息、免費接送、航班查詢、意外事件協助、柬埔寨簽證咨詢等各種服務。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