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2023年中國鐵人三項聯賽總決賽暨城市家庭鐵人三項賽(深圳鹽田)在深圳鹽田大梅沙海濱公園以及周邊區域舉行,這是中鐵聯賽首次來到深圳。本次比賽設全程分齡組、半程分齡組、體驗組、超短距離組與家庭接力組,其中全程分齡組為奧運標準競賽距離51.5公里,半程分齡組為25.75公里,其余組別競賽距離約9公里,賽事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1053名參賽選手報名。
上午8點10分,賽事開幕式在大梅沙海濱公園隆重舉行。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華,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主席季道明,深圳市鹽田區委書記李忠,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秘書長秦建秋,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何建輝,深圳市鹽田區委常委、區委(區政府)辦公室主任肖凱,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簡政,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競技體育處處長、一級調研員朱艷,深圳市鹽田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張冬陽等領導及嘉賓出席了開幕式,深圳市鹽田區委書記李忠及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秘書長秦建秋致辭,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華宣布開幕。
深圳市鹽田區委書記李忠在致辭中介紹說:“鹽田擁有一流的好山好水好環境,近年來,我們朝著深圳建設國際著名體育城市的目標,大力培育以濱海和戶外運動為特色的賽事體系,成功舉辦了水翼帆板世界杯、鹽田山海半程馬拉松等重大賽事,通過體育和城市的彼此成就、雙向奔赴,讓世界看見鹽田、了解鹽田、愛上鹽田。”
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秘書長秦建秋表示:“一場賽事能讓人們銘記一座城市,希望以本次賽事為契機,有更多的人來到鹽田、了解鹽田、愛上鹽田,鹽田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健康之美也將隨著今日參賽的近千名鐵人和你們的家人朋友們傳播至全國各地。讓我們共同期待鐵人三項比賽在鹽田落地生根,枝繁葉茂,成為鹽田嶄新的城市名片。”
鹽田區位于中國深圳經濟特區東部,東起大鵬灣揹仔角,南靠香港新界,西連羅湖區蓮塘,北依梧桐山,依山傍海,環境優美,風光綺麗,擁有豐富的山海旅游和歷史文化資源。轄區面積74.99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0.2公里,沙灘、島嶼錯落,礁石、海積海蝕崖散布其間,先后榮獲華南地區首個“國家生態區”、國內首個“國家旅游服務標準化示范區”、亞洲金旅獎“最負盛名旅游區”、“中國天然氧吧”、“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等榮譽,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是深圳濱海旅游最具代表的名片。
8:30,隨著發令槍響,男子、女子全程分齡組比賽正式打響!除男子20-25歲以及男子26-29歲組別集體出發外,其余組別均為滾動出發。本次比賽是2023賽季中鐵聯賽總決賽,大梅沙海濱公園內可謂是“群星璀璨,高手如云”,李郴、Benjamin David Deady、林成丹、馮家杰、敖翔、沈艷、李卿月、徐瑩等眾多明星選手悉數參賽,他們的出場也為比賽的結果增添了很多懸念。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無錫市鐵人三項運動協會的Benjamin David Deady以02:01:34的成績獲得男子全程分齡組總成績冠軍及男子全程35-39歲分齡組冠軍,同樣來自無錫的林成丹憑借其在自行車賽段的出色發揮,以02:06:56的成績獲得全場總成績第二以及男子全程35-39歲分齡組第二,20-24歲年齡組、太原瘋狂鐵人三項協會的胡琛昊在跑步階段發揮出色,后來居上,以02:07:55的成績拿下男子全程分齡組總成績第三及男子全程20-24歲分齡組第一,為自己本賽季畫上圓滿的句號。
在女子全程分齡組的比賽中,女運動員們同樣發揮出色,她們以堅韌不拔的鐵人精神和高超的運動水準為大家呈現了一場頗具看點的精彩對決,同時也贏得了現場觀眾的吶喊助威與直播觀眾的隔空加油。最終,來自上海歡樂鐵三俱樂部的徐麟摘得女子全程分齡組的冠軍,成績為02:22:12;吉林大學鐵人三項俱樂部的徐瑩以02:24:07的成績獲得女子全程分齡組總成績第二;來自北京龍緣鐵人三項俱樂部的季思銘獲得女子全程分齡組全程總成績第三名,成績為02:30:53。
半程分齡組方面,經過激烈的角逐,男子半程分齡組全場前三分別為上海歡樂鐵三俱樂部王世江、溫州市鐵人三項運動協會麻朋坤及孫文程,他們的成績分別為1:05:52、1:07:37及1:08:44;女子半程分齡組全場前三分別為上海歡樂鐵三俱樂部李海英、北京龍緣鐵人三項俱樂部李懿文及無錫市鐵人三項運動協會杜璐璐,成績分別為1:17:28、1:21:00及1:21:21。
至此,2023年中國鐵人三項聯賽總決賽暨城市家庭鐵人三項賽(深圳鹽田)圓滿收官,本次比賽以“山海鹽田,向賽而生”為主題,賽事由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深圳市鹽田區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鹽田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承辦,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為賽事支持單位,由北京奧天國際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獨家運營。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