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中國隕石科普產業協同創新平臺國際協議簽約儀式暨隕石產業國際標準制定委員會成立會議在浙江嘉興平湖舉辦。出席會議的嘉賓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 IO-WGCA東北亞世界總部主席郭延龍、中國隕石科普產業協同創新平臺主席劉玉強、中國收藏家協會創始會長、中國收藏出版社社長、澳門中華藝文創新發展協會會長周德田、同濟大學教授、能量醫學創始人陳浩宏、IO-WGCA國家標準鈞瓷藝術品委員會主席李榮柱,IO-WGCA執行理事會世界委員、IO-WGCA東北亞世界總部教育代表兼最高理事會委員沈載華、國家資深標準化專家、高級工程師王聲廣、杭州天緣量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申為、中國隕石科普產業協同創新平臺執行主席兼秘書長、浙江馳宇養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旭東等數十位專家學者。
在會議期間院士及專家學者共同參與了馳宇隕石(神域星石)關帝古佛神牌鑒定會。本藏品“關帝古佛神牌”原版來自中國收藏家協會創始會長周德田先生珍藏的明代“關帝古佛神牌”,系永樂年間皇家之物。關帝是佛家(蓋天古佛)、儒家(文衡帝君)和道家(協天大帝)共同尊崇的大神。關公大帝經過歷代皇家和民間愿力推崇和印證,已成為中華民族忠義、誠信、智慧、驅邪、鎮宅、轉運、保平安的象征。關帝不僅是“武財神”,更是各行各業所共同尊崇的保護神。
隕石來自遙遠的天外,它們蘊含著宇宙的奧秘和無限的能量,被視為稀世之寶,實驗數據證明,對人體具有補充能量和提升免疫力的作用。隕石是天賜神品,具有獨特的紋理和色澤,每塊都是世間唯一。
本藏品“關帝古佛神牌”選用馳宇公司古石隕石(神域星石)按原版復刻而成,成品率僅有千分之八,極為稀少難得,具有科學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價值,健康價值,傳承價值和收藏價值!
為了本次鑒定會的召開,馳宇公司早在年初就邀請了浙江大學教授、文物保護與鑒定研究中心副主任、文物材料測試實驗室主任周少華教授對本藏品進行專業鑒定,并由杭州鑒真堂藝術品鑒定評估有限公司出具了鑒定證書,證書上有周少華教授親筆簽名認證。
杭州鑒真堂藝術品鑒定評估有限公司(原名:杭州鑒真堂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現為浙江省文化藝術品投資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浙江省價格協會會員單位。并和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緊密合作,依托浙江大學文物保護和鑒定研究中心的技術支持,成立了高水平的檢測實驗室,為中國文化藝術品(隕石、陶瓷、書畫、玉器、竹木制品及首飾貴金屬等)提供專業的檢測支持服務,在業內以嚴謹聞名。2020年通過了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的計量認證(CMA)。2021年通過浙江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鑒定服務對外委托專業機構入駐審核。公司擁有國內頂尖的專家顧問團隊,與浙江大學、景德鎮陶瓷大學、上海博物館、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單位建立了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公司作為浙江省文化藝術品行業規范和標準示范單位,通過浙江省藝術品投資行業協會在國家團體標準信息平臺注冊登記。
會議期間,周德田會長親自主持對“關帝古佛神牌”進行現場專家鑒定。當馳宇公司工作人員將裝有古佛神牌的精美紅木專用飾品盒打開時,院士及各位專家紛紛拿起古佛神牌仔細鑒賞并給予評價。紅木盒中共有一組三件大小不同的同款神牌,并有鑒真堂出具的鑒定證書和馳宇公司出具的收藏證書,以及有著名弘一體書法家許士中親筆書寫的“關帝古佛神牌”說明書。鑒定完成后,相關專家在說明書上現場簽名。
本次對馳宇隕石(神域星石)關帝古佛神牌的鑒定,即是對馳宇公司和馳宇品牌的認可,更是以發展的眼光、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中國古隕石市場發展的認可,相信通過本次專業機構及專家組對古佛神牌古隕石的鑒定,對中國的隕石文化市場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馳宇隕石作為養生隕石的代名詞,深受消費者喜愛,是隕石行業的知名品牌。馳宇隕石是浙江馳宇養生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冊商標。浙江馳宇養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國內外唯一做過三年隕石小白鼠科學實驗的公司,是國內首家專注于健康隕石的收藏研究、產品開發、市場銷售的新興高科技產業公司。
創始人陳旭東先生深耕隕石產業十余年,完成了健康隕石的資源儲備,成功舉辦了兩屆中國隕石文化與健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國際組織世界綠色氣候機構的授權下,在中國隕石科普產業協同創新平臺的指導下,浙江馳宇養生科技有限公司發起推動成立了隕石產業國際標準制定委員會,推動隕石產業發展相關標準體系建設,從企業標準到團體標準到行業標準到國家標準到國際標準不斷進步,從而進一步完善了隕石產業市場生態系統的閉環,有力地促進了隕石行業的發展。
公司目前已擁有21項國家專利和1項國際專利,并獲得多項榮譽,成為隕石產業首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隕石文化與健康產業的引領者和推動者。2024年3月,在第十五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上,浙江馳宇公司獲《2023年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該獎為中國產學研界國家最高榮譽獎。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