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余杭區總工會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擴大)會議召開,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朱紅丹,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沈洪相出席會議。會議表彰了工會工作優勝單位、余杭區構建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先進單位等,由航啟科產 運營的紫創未來智造谷榮獲“構建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先進園區”殊榮。
據悉,紫創未來智造谷是浙江余杭經濟開發區(原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圍繞“一智三新”產業體系重點打造的智能制造產業園區。園區占地33畝,建筑面積約5.6萬平方米,于2020年12月正式開園。該產業園由杭州航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簡稱“航澤科技”)運營。而航澤科技為知名運營商杭州航啟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簡稱“航啟科產”)全資子公司。
企業要發展,人才是關鍵。何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下、干得歡,是園區運營方及入駐企業共同的心愿。而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不僅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更是引才留人的重要抓手。在和諧勞動關系構建中,工會的角色非常重要。但是,對于一些初創企業而言,開展工會工作實在是有心無力,抽不開身。
在開發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提導下,航澤科技第一時間成立了紫創未來智造谷聯合工會,以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為目標,圍繞黨建引領、企業發展、人才服務三大方向,結合智能制造產業特色,助企業安居樂業,園區發展和諧穩健。
群團共建和諧發展,園區建設有聲有色
紫創未來智造谷聯合工會在工作中,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和諧促發展。聯合工會以群團共建為抓手,與園區企業通力合作,搭平臺,搞活動,不斷夯實工會工作的“親民”路線。
比如,創建了“職工書屋”,提供了大量書籍供職工借閱,滿足企業職工的學習提升需求,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創建心理咨詢、緩壓室,并配備體育健身器材,幫助園區職工緩解工作壓力,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組織了各類社會公益活動,提高園區職工的社會責任感和榮譽感。如“大涼山愛心助農蘋果”團購等。參加活動的工會成員們紛紛表示:“小小的蘋果不僅能為鄉村振興作出貢獻,還用特殊的方式,溫暖到了更多的人,讓我們明白再微小的愛心,也能綻放溫暖的光芒,收獲了不一樣的獲得感和滿足感。”
此外,冬天有“工會送溫暖 冬日暖人心”活動,夏日有涼茶攤送清涼,端午等傳統節日舉行茶話會,提升園區企業職工的歸屬感。園區還請來專業人士,舉辦“反詐宣傳進園區 | 守護職工“錢袋子”等普法講座、“女職工維權進企業”、“法治暖人心,守護他權益”等活動,提升職工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
聯合工會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園區不同企業的員工相互之間有了更多的交流,各諧相處的同時,也讓彼此共同擴大了朋友圈。
企業安居人才樂業,園企發展迅速穩健
航澤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依托母公司航啟科產的資源,堅持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一智三新”的產業定位和大孵化器戰略要求,以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為亮點,助力園區雙引雙建。園區聚焦高端智能制造產業,重點引進微傳感器、通信設備、精密儀器儀表等戰略新興產業,吸引了眾多優質企業和優秀人才入駐,形成了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產業實現集群化發展。
截止目前,園區入駐率達98%,其中智能制造及相關配套企業占比超過90%,擁有規上企業4家,專精特新企業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3家,浙江省科技中小企業31家,創新型中小企業4家,浙江省省級企業研究院1家。其中包括國內有軌電車智能控制系統領域領軍企業——通號萬全信號設備有限公司,專注電機動力測試測量的高新技術企業——杭州威衡科技有限公司,光路式直讀智能水表企業——浙江山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園區已形成高新技術企業集聚的發展格局,也成為了浙江余杭經濟開發區(原錢江經濟開發區)創新創業的新陣地。2023年,園區企業實現總產值6.3億元,稅收1000萬元。
紫創未來智造谷自開園以來,接二連三獲得了一系列榮譽,如“浙江省省級眾創空間”、“浙江省小微企業園”、“杭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余杭區重點工業樓宇”等等。航澤科技相關負責人強調,這一切成績的取得,與開發區管委會的指導和母公司航啟科產的支持密不可分。
據了解,航啟科產創立于2018年,是深圳浙大校友會聯合企業會長單位。公司深耕中國科技產業服務和運營,以”賦能科技產業 助力區域發展“為使命,堅持以“產業鏈招商+園區運營+企業服務+數字化平臺”四維一體的發展戰略,致力成為中國科技產業運營領軍者。目前公司在全國完成20余個產業園布局,運營規模超180萬方,服務超3000家優質企業成長,已初步形成規模優勢及品牌效應。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