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快樂,我們也要像媽媽一樣樂于幫助身邊人。”在今年母親節到來前夕,四川汶川水磨鎮的鄔姐在自己經營的超市門店里講述著512汶川抗震救災等系列應急響應故事,向家人們科普防震減災知識時,孩子們也向她送去了節日的祝福。
中糧可口可樂四川公司市場銷售員工與鄔姐一起整理貨架
在時光的長河里,5月12日一直深深烙印在我們的心間,汶川地震的16周年、全國第16個“防災減災日”、國際護士節,今年也恰逢第111個母親節,紀念、感恩與奉獻的三重奏。十六年,我們共同見證了無數生命的成長與蛻變,那些曾經懵懂的少年也在風雨中砥礪前行、向陽而生。有這樣一群人,她們用無私的愛和堅定的信念,為“家人”筑起了一道道堅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鄔先蓉是汶川縣“水磨鄔氏誠信商貿店”的80后女老板,也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同時,作為中糧可口可樂在四川汶川縣的經銷商合作客戶代表,在長期的市場合作中不僅實現了共贏,企業勇擔社會責任的精神與使命更讓彼此實現雙向奔赴,在助力和守護家鄉發展上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日常工作中的鄔姐
“那段日子很艱難,是街坊鄰里鄉親們的互幫互助,是全國人民的眾志成城、守望相助才讓我們走出悲痛迎來重生,我和家人們正通過自己的方式建設和守護著家園,才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鄔姐回憶道。2008年512特大地震發生的那一天,那時22歲鄔姐剛在成都工作不久,回家探望父母期間便親歷地震發生,舉國上下支援家鄉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的一幕幕感人畫面也成為激勵她艱苦奮斗、樂于助人、服務社會的動力。
創業奮斗,幸福的生活靠自己創造和守護。512汶川地震開始災后重建不久,鄔姐便回到家鄉創業開起了小超市,在中糧可口可樂四川公司當地業務員的支持和幫助下,超市的生意慢慢步入正軌,規模也逐日擴大。在她看來,經歷過512汶川地震短時間物資匱乏時期,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應保障非常重要,自己所經營的超市不僅街坊四鄰的便民服務店,更是緊急時刻的“后備倉”。
鄔姐投身中糧可口可樂“凈水24小時”應急響應工作
“寶寶乖,媽媽去災區一線把我們儲存的水送給有需要的鄉親們,很快就回來。”2019年受強降雨影響汶川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情況緊急。鄔姐協助中糧可口可樂四川公司啟動“凈水24小時”應急飲用水救援機制,迅速協調裝載好貨物后握著剛滿2歲的大兒子小手后告別后,便在丈夫的支持和陪同下隨公司志愿者們奔赴災區一線。她表示,汶川大地震都挺過來了,這點危險和困難不算什么,我要和家鄉人民站在一起,我要用實際行動給子女們作榜樣。
鄔姐和中糧可口可樂四川公司志愿者們一起將飲用水送至災區
因為最困難的時候被“愛”遮過雨,更懂得為更多人主動撐起傘。“這是作為母親給你們上好責任與擔當的最好一課,我從不畏懼,也不會后悔。”鄔姐用堅定的眼神告訴孩子們,要做一個知恩圖報,對社會有用的人。事實證明,鄔姐創業之初對自己的事業定位是正確和意義的。
參與中糧可口可樂四川公司“健康中國”跑步活動
“很熱心、很熱愛生活,很支持我們的社會責任工作!”這是中糧可口可樂四川公司區域市場銷售員工代福亮和當地人在多年與鄔姐合作、打交道中對她的評價。與此同時,鄔姐也通過在工作中感受到中糧可口可樂員工身體力行踐行著“以客戶為中心”,“忠良”員工使命與擔當,公司開展的“花兒朵朵”“媽媽大學”一系列關心婦女兒童的工作,也讓她收獲了更多認同和歸屬感。近年來,在中糧可口可樂四川公司的號召和組織下,她3次投身應急救援響應工作,超10次力所能的支持當地教育、公益、鄉村振興事業,更帶著子女一起用腳步和中糧可口可樂四川跑團的跑友們一次次相約“汶川馬拉松”,共同見證重生,和公司一起號召更多人爭當“有擔當、有責任、有愛心”的社會公民。
中糧可口可樂四川跑團相約2023年汶川馬拉松
在生根處深耕,孕育希望、播種夢想。中糧可口可樂四川公司也有無數像鄔姐這樣的女性員工和合作伙伴,她們是母親,更是服務社會發展能頂半邊天的中堅力量,她們在這片熱土上守護小家,也守護大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何為生命的源泉、心靈的港灣、教育的啟蒙者和新時代模范女性。
中糧可口可樂四川公司“媽媽大學”公益項目
這個充滿愛與希望、感恩的日子里,愛亦生生不息。十六年見證了太多堅韌與不屈,母親這個詞如春風細雨,溫暖滋潤著我們成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藏在每一處細節里,為小家、大家共筑“愛”的屏障,平凡而偉大。讓我們一起向所有的責任和愛致敬!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