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公路學會第七屆平安百年品質工程論壇主辦方訊息,由中國公路學會交通低碳化工作委員會、長安大學、北京碧林匯生碳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綠色與低碳”分論壇在江西上饒召開。分論壇以“首屆中國交通降碳千萬噸行動”為主題,介紹團體標準《公路工程施工階段碳排放核算指南》,交流交通行業低碳技術及成果。團體標準的制定,標志著中國公路學會在碳排放核算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千萬噸降碳行動的啟動,旨在推進交通行業碳足跡留痕、碳評價計算的碳資產管理工作,推動交通行業降碳取得新成果。
國家發布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要“加強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提升碳排放統計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首屆中國交通降碳千萬噸行動站在高點,帶著依據和標準開啟降碳千萬噸活動,意義重大。
與會期間,中國公路學會理事長翁孟勇、交通運輸部原總工程師周偉、中國節能協會碳中和專業委員會王挺副秘書長等專家對團體標準進行了高度評價,一致認為《公路工程施工階段碳排放核算指南》提供了準確的評估方法,促進碳資產管理的建立,推動了碳市場的發展,引導政策制定并激發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長安大學王元慶教授作為團體標準的編制負責人做了深入的專業介紹。北京碧林匯生碳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未來的低碳產業化是必然趨勢,目前碳交易市場需求量大,盡早的進行碳資產評估與管理是未來環保企業早收益的必由之路。
開展“交通降碳千萬噸行動”,旨在號召交通行業各方共同努力,采用綠色低碳的措施、技術和材料,實現交通千萬噸的碳減排目標。這一行動將會促進更多的企業用實際降碳數據書寫自己的綠色足跡。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碳數據與碳評估研究中心汪鳴泉研究員對道路交通碳數據研發應用與探索提出了專業的建議;海南國際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崔宇總經理進行了以《交通領域碳減排與碳市場機遇展望》的報告;華南理工大學未來科技學院林鎮宏教授提出了路面交通能源轉型與碳減排的新思路。特別是企業參會代表,河南安羅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呂維前董事長分享了《安羅高速上蔡至羅山(豫鄂省界)段綠色公路建設實踐》的建設案例;葛洲壩集團交通投資有限公司研究院崔培強院長總結了高速公路交通與能源融合發展研究與實踐的經驗;作為全國綠色聲屏障的龍頭企業,西安上禹佳盛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成城董事長表示,活動推選《中國交通雙碳目標百名推進人物》非常有意義,作為企業是非常歡迎的,就是應該表彰在碳減排領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個人和機構,為行業樹立先進典范,激勵更多的人們關注交通行業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推動碳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
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為交通行業的綠色與低碳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平臺和機會。團體標準《公路工程施工階段碳排放核算指南》為行業提供了準確的評估方法和指導,有助于推動交通行業碳足跡留痕、碳評價計算,把碳資產管理落到實處。“首屆中國交通降碳千萬噸行動”的啟動標志著中國交通行業在碳減排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此外,此次活動推選“中國交通雙碳目標百名推進人物”的舉措將激勵更多交通人關注碳減排工作,并推動相關技術和材料的創新和應用。展望未來,交通行業將繼續加強綠色轉型和碳減排工作,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實現,為構建美麗中國和低碳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新文訊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