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提升社會公眾金融素養,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營造和諧健康金融環境。冀州區農發行深入2024年金融知識“五進入”集中教育宣傳活動,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增強風險防范意識。
一、進農村,增強農民安全意識。5月6日,支行組織人員深入基層農村,積極履行農業政策性銀行社會責任,通過義務講解,把金融知識和惠民政策送到田間地頭,充分發揮紓困作用,幫助農民群體提高反詐意識,提升識別和防范非法金融活動的能力,讓農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進社區,貼近居民辦好實事。5月11日,支行組織人員深入社區、街道等,通過設立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懸掛條幅標語等方式,為社區居民解答金融防騙、保護個人信息等金融消費者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向社區居民提示金融風險,引導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堅持傾聽居民心聲,積極給與專業指導,提升金融服務水平。
三、進校園,倡導理性消費理念。5月16日,支行組織人員針對當前青年學生群體對社會生活缺乏了解、在日常學習生活消費中容易遇到的金融風險和誘惑的特點,通過校園非法借貸侵害典型案例宣講,普及青少年消費風險知識,促進青少年增強風險意識,樹立理性消費、量入為出的消費意識,提示學生群體理性消費、遠離非法金融活動。
四、進企業,樹立價值投資觀念。領導班子帶頭深入了解企業和員工的金融知識需求,有針對性地幫助其更好地了解金融、便捷生活、維護權益。廣泛宣傳監管部門近年來出臺的金融惠民利民政策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管制度,向企業送知識、送服務、送政策,落實國家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決策部署,提振企業信心。
五、進商圈,營造宣教濃厚氛圍。5月23日組織人員走進所在地商場、購物中心等繁華區域,普及宣傳非法金融活動,如冒用金融監管名義詐騙、仿冒金融機構行騙、虛假金融廣告、虛假網絡投資平臺、與銀行業務相關的電信詐騙等,充分揭示相關詐騙手法和主要特點,提醒商圈過往消費者注意保護相關金融信息,遠離洗錢犯罪。(趙貴盈)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