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二航院高質量發展提升年,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和技術革命的深入推進,二航院緊扣時代脈搏,堅持核心科技先導、核心主業突出、核心優勢鮮明,全面提升企業科創核心競爭力,加快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強化創新體制優化,點燃創新潛能新引擎
聚焦重大研發任務和重要創新平臺,組建企業技術研究中心,實現研發人員的統一管理,確保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協同作戰;正式發布《科研項目管理辦法》《科研專項經費管理辦法》等4項系列管理辦法,完善了科技管理制度體系構架,形成了科技體制改革、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科技獎勵、知識產權、創新平臺、科技人才、科技交流和科技考核等科技創新全鏈條的科技管理制度體系,為科技創新創造了良好環境。
搭建科技創新平臺,發揮創新驅動新效應新效應
在集團“三級四類”科研平臺體系建設引導下,聚焦行業發展前沿、整合優勢資源,推動實現平臺建設新突破。在水運方向,組建了“內河水運數智化設計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和“武漢市智慧港航技術創新中心”;在生態修復方向,與中科院水生所共建了“湖北省水生植物資源與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城市業務方向,認定了“二航院綠色建筑與節能技術應用研發中心”,共同形成了以省部級科創平臺為引領、公司級創新平臺為支撐,涵蓋傳統主業及新興業務的研發平臺體系。
深化國際交流合作,拓展科創國際新視野
在集團引領下牽頭編寫的水運基礎設施IFC 4.3國際標準,通過ISO批準;與bSI(buildingSMART)對接,獲批立項“水運工程IFC P&W 2.0國際標準”;成功通過基于ISO 19650的企業級 BIM風箏(Kitemark)認證,是國內首家通過風箏認證的水運企業,并獲評“中交集團2023年度國際標準引領單位”。
構建技術交流平臺,匯聚創新合作新動能
先后承辦了“BIM走進企業——中交二航院站”大型BIM應用技術交流會、“2024年度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建設項目管理和工程總承包分會會長工作會”等多場技術交流活動,圍繞BIM技術在咨詢、設計、施工、運維等全建造過程中的應用,相關單位近年來開展工程總承包的工作經驗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先后舉辦了自動化碼頭專題交流會、預制裝配技術專題交流會等多場交流會議,幫助技術人員拓寬視野,為二航院的技術創新和行業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數智低碳雙輪驅動,引領未來發展新篇章
以三級子公司組建為契機,深度打磨“智云”“靈工”“靈管”及“靈運”四大數字化產品,為企業級數字化生產裝上“最強大腦”;以“知識圖譜”和“大語言AI模型”為抓手,在勘察測量、水運工程等方向開展知識工程建設;持續推進國產替代,打造自主可控自研系統,完成國產化選型和驗證,并連續兩年榮獲“中交集團數字化優秀單位”稱號;始終注重綠色低碳技術研發,不斷強化綠色低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法生態城文體中心項目設計階段通過國標綠建三星和法國HQE雙認證,并入選“武漢市2023年度超低能耗(近零碳)建筑試點示范工程”,宜昌市沙河綜合整治項目入選“中國海綿城市十年成就展”項目典范案例,不斷打造二航院“綠色低碳”技術品牌。
創新無止境,奮斗正當時。二航院將持續深化科技創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轉型升級,不斷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鐘華、程凱)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