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鄉村沃土,情寄青春韶華。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學生會“星火筑夢”鄉村振興促進團于2024年7月6日至7月13日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水江鎮進行暑期“三下鄉”社會文明實踐活動。實踐團開展非遺傳承、紅色走讀和志愿服務等活動,用青春之筆,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書寫鄉村振興之華章。
探尋非遺奧秘,助力鄉村振興
7月9日,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星火筑夢”鄉村振興促進團來到了江西宜春水江鎮李甲海師傅的酒廠作坊,走進古樸老巷,探尋古老韻味——“番薯酒”,利用新媒體宣傳,將這一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互聯網有機結合,讓古老的釀造技藝在新媒體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
7月10日,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星火筑夢”鄉村振興促進團走進水江炸果傳承人——彭芳女士家中,為這一歷史悠久的地方特色小吃進行宣傳推廣,守護當地獨有美食文化。實踐團通過短視頻、推文等創新方式,揭開水江炸果背后三代人的傳承故事。
尋訪紅色足跡,弘揚時代精神
7月9日,實踐團與樟樹黨校在水江紅色教育館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活動。在莊嚴肅穆的展廳里、在一堂“沉浸式+體驗式+貫穿式”的創新模式微黨課里,實踐團成員切實感受到紅色教育的重要意義。
7月11日,實踐團來到水江鎮集福村,跟隨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走訪探望村內老黨員。以彭樂彬和吳俊良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黨員用堅定的信念和無聲的行動,為新時代青年樹立了光輝的榜樣,鼓勵我們保持自信自強、心懷感恩、主動作為、勇挑重擔的良好作風,努力成為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唱響“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實踐書寫青春,擦亮奮斗底色
7月7日,開展夏日“雙搶”活動。實踐團踏上助力“雙搶”的征程,深入農村一線,積極投身農事勞作,在實踐中感悟優秀傳統耕種智慧,用實際行動詮釋“戰高溫、忙‘雙搶’”的實干精神,弘揚不怕苦、不怕累的勞動精神。
7月8日,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星火筑夢”鄉村振興促進團走進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水江鎮敬老院開展“愛心點燃真情,行動傳遞溫暖”社會實踐活動。“三下鄉”活動深入敬老院,不僅是一次志愿服務,更是一次心靈的交流與互動。“星火筑夢”鄉村振興促進團成員們將繼續弘揚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常懷敬老之心,傾注愛老之情,為構建更加和諧、溫暖的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7月10日,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學生會“星火筑夢”鄉村振興促進團聯合袁州區水江鎮“紅心主播”助農團隊、文旅局,立足田間地頭,緊扣農副產品宣傳內容,以短視頻、網絡直播等相結合的形式,在畔龍葡萄園為果農直播推廣夏黑葡萄。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學生會“星火筑夢”鄉村振興促進團將繼續用實際行動為推動水江鎮振興發展努力奮斗,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7月11日,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星火筑夢”鄉村振興促進團前往水江鎮開展星火課堂,青春的力量在此匯聚,以愛為筆,以心為墨,用溫暖澆灌鄉村教育的希望之花。知識播種希望,星火課堂,跨越山海,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星火筑夢”鄉村振興促進團攜手共進,共筑鄉村教育夢。
7月12日,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星火筑夢”鄉村振興促進團在水江鎮組織開展最美笑臉拍攝、紅色文化調研及鄉鎮志愿服務社會實踐活動。每一抹微笑,都是我們傾心服務的詩篇;每一組調研數據,都是我們砥礪前行的足跡;每一次志愿服務,都是我們回饋社會的綻放。實踐團將繼續在服務中閃耀,在探索中成長,在奉獻中譜寫新時代的青春華章。
奮斗不息,青春不止!“三下鄉”之旅悄然步入尾聲,但青春的腳步永不停歇,站在即將離別的十字路口,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學生會“星火筑夢”鄉村振興促進團成員們將不忘初心,繼續振翅奔赴,下一場青春之約!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