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熱度持續攀升的背景下,我國工業領域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六部門印發《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在此形勢下,2024 中部(株洲)國際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 “工博會”)備受矚目。
01#
政策引領:構建新發展格局
目前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熱度持續攀升,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必然要求,也是適應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迫切需要。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六部門印發了《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將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以大規模設備更新為抓手,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以數字化轉型、綠色化升級為重點,堅持市場化推進、標準化引領、軟硬件一體化更新,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02#
應用縱深:聚焦三大優勢產業
株洲是全國八個老工業城市之一,這里誕生了第一輛電力機車、第一臺航空發動機、第一枚空空導彈、第一塊硬質合金等中國工業史上230多個第一。株洲被譽為“中國電力機車之都”,是亞洲最大的有色金屬深加工基地、硬質合金研制基地、電動汽車研制基地。株洲在工業建設上立足三大優勢產業(軌道交通產業、航空動力產業、先進硬質合金產業)。株洲作為中國中部工業城市,“中部(株洲)工業博覽會”是加快推進工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轉型升級和產業升級,助力推動工業整體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平臺。
軌道交通產業:
軌交撐起電力機車國家隊
株洲高新區集聚了300多家軌道交通產業企業,形成了“鏈主企業頂天立地、配套企業鋪天蓋地”的產業格局,產品類型覆蓋10大核心系統和20種關鍵配套部件。
株洲高新區的軌道交通產業以“國家隊”之姿,為“中國制造”撐起了新門面。
航空動力產業:
通航飛出一片新天地
作為全國首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通航產業在湖南飛出了一片新藍海。株洲作為湖南打造世界級和萬億中小航空發動機及航空航天裝備產業集群的核心基地,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已成為全國唯一的中小型航空發動機特色產業基地和全國首批、湖南唯一的國家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
目前,株洲通航產業鏈已經形成集中小航空發動機研發制造、通航整機制造、通航運營和配套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株洲涉航企業90多家,集聚了全省最多的通航運營企業,實現了國內通航飛機的全自主制造。
先進硬質合金產業:
硬合金武裝工業牙齒
硬質合金,被譽為“工業牙齒”,應用領域遍及機械加工中的金屬器件的切削、鉆孔;在高端裝備中的礦山開采、隧道掘進機械;航空航天中的發動機噴嘴、導彈耐高溫部件。
株洲的先進硬質合金產業是國內規模最大、創新最強、知名度最高的產業集群。
03#
創新平臺:打造工業設備更新、舊設備再循環新平臺
3萬+面積,500+工業設備企業云集,
精密制造圈年度必看展會
本次工博會是中部地區年底收官的專業工業展,立足株洲,輻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中部省份工業城市,組委會將邀請500+國內外一線工業設備企業參展,展會品類涵蓋:數控機床與金屬加工、焊接設備與激光設備、鑄造鍛壓及模具材料、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節能與工業配套、硬質合金及刀具等,全方位展示工業制造上下游的核心技術和尖端產品,引領制造業同僚搶跑2025。
搶先機、新模式,多場高質量同期活動全面推動設備更新
行業大咖帶你頭腦風暴,洞察先機就在現場。本次工博會現場將圍繞行業縱深應用以及工業設備更新政策解讀,舉辦多場高端論壇、對接會活動。
1.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解讀。 2024年-2027年,在中央設備更新再貸款和貼息政策基礎上,湖南省財政將每年拿出5億元,真金白銀支持企業加快設備更新。人民銀行拿出4000億元,為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貸款提供資金支持。組委會將邀請相關部門負責人對設備更新政策做全方位解讀,同時,組委會還將邀請東盟國家領導人蒞臨現場政策解讀,為舊設備回收提供解決方案。
2.大規模設備換新需求對接會。 展會現場將邀請軌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車及零部件等領域企業發布大規模設備更新需求發布,助力高端設備產銷對接,促進訂單增長。
3.2024高精尖企業技術發布及產品展示路演。 組委會將聯合國內外一線機加工設備廠商推薦2024高精尖產品,現場講解最新機加工解決方案,為急需機加工裝備的制造廠商帶來一場年度盛宴!
12月12日-14日
2024中部(株洲)國際工業博覽會
株洲國際會展中心
奔赴國際工業大展!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