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通過實際行動深化農村地區的環保意識,提升鄉村環境質量。當地村委會和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鄉韻絨花,共謀振興”實踐團共同發起了一場保護環境的志愿活動,吸引了眾多志愿者的積極參與。活動的開展,源于對當前鄉村地區環境問題的關注。 下午,三下鄉隊伍到達豐都縣董家鎮石龍門村,在經過特大暴雨的沖刷下,石龍門村道路遭遇泥石堵塞,給村民出行帶來不便與安全隱患。厚重的泥土堵塞了村民們下山的道路,尤其是在暑假更阻擋了留守村民與家人團聚的道路,給當地村民帶來了不便。
圖為暴雨沖毀路面的實況圖 陳周晨軻 供圖
為解決石龍門村道路堵塞問題,讓村民們下山的道路更加便利安全,我們三下鄉隊伍在石龍門村村委的帶領下前往堵塞路段清理淤泥。石龍門村村書記鐘勝為此展開特別座談會,會議上他指出,路面堵塞問題先村委會組織小組解決,如若解決不妥再申請其他工具,要快速安全的解決好人民當下的問題,做好人民的“服務員”。在鐘勝書記等其他領導干部的帶領下,大家雄赳赳氣昂昂,卷起褲腳、拿起鐵鍬、挽起胳膊加油干,厚重的泥土裹挾著石塊雖然十分費力,大家相互接力,加油打氣!
圖為志愿者清理路面圖 陳周晨軻 供圖
經過一個下午的努力,路面淤泥已經清除大半,每個人手上,腳上,臉上都沾染著鏟淤泥而飛濺的泥土,這些泥土附著每一個人的身上,成為了我們最為獨特的獎章。看著清除之后的路面,大家十分高興,能作為人民“服務員”給大家帶來便利。一位參與活動的大學生志愿者分享道:“通過這次‘三下鄉’,我深刻感受到了鄉村大地上人們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渴望,也認識到了我們作為年輕人在環保事業中的責任和使命。”
圖為本次活動的標語 陳周晨軻 供圖
在此處實踐活動中,我們體會到了鏟泥土的辛苦,但也收獲了能夠為人民社會帶來貢獻的喜悅,隨著這次“三下鄉保護環境行動”的圓滿結束,活動組織者表示,將會持續關注鄉村環保問題,并希望在未來能夠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鄉村環境保護工作中,共同守護綠水青山。
圖為我校志愿者與村干部志愿者清理完的合影 陳周晨軻 供圖
( 通訊員: 袁佳、梁美琪、張銀波)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