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實施“健康中國”和鄉村振興戰略,傳播“積極老齡觀和健康老齡化”理念,以專業服務社會,以行動踐行責任,探索鄉村健康養老新模式。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鄉韻絨花,共謀振興”實踐團,在指導老師的領導下,與學院定點服務社區、實踐基地聯系,深入重慶市豐都縣董家鎮石龍門村開展關愛老年人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圖為與老人交談 張銀波 供圖
活動伊始,董家鎮石龍門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鐘勝鐘書記對本次調研的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講解,強調了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并鼓勵大家積極發揮專業優勢,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隨后,在村干部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們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家中,與村民們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以及對鄉村振興的期望和建議。
圖為幫村民干活 張銀波 供圖
在走訪過程中,團隊成員們發現,盡管鄉村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人才流失、技術落后、信息閉塞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鄉村的進一步發展。對此,大家紛紛表示,將把這些問題帶回學校,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建議和支持。
圖為與村民了解村中基本設施 張銀波 供圖
夜幕降臨,團隊結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在返回駐地后,大家圍坐一起,對今天的調研成果進行了梳理和總結。每位成員都積極發言,分享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大家紛紛表示,通過今天的實地走訪和深入交流,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鄉村振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也更加堅定了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的決心和信心。同時村民為了感謝我們的關心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晚餐。
圖為村民準備的晚餐 張銀波 供圖
隨著第一天的調研工作圓滿結束,“鄉韻絨花,共謀振興”實踐團隊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將繼續深入鄉村、貼近群眾、了解實情,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同時,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鄉村振興的藍圖將會更加美好、更加輝煌!
(通訊員:程雨、梁美琪、瞿淋)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