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上午,江西應用科技學院辦學40周年暨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大會由學校黨委書記賀一松主持。
會中,江西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雷杰華指出,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致力于內涵式高質量發展,通過實施質量工程形成三大特色,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注重立德樹人,形成了獨特的校園文化品牌和教育理念,培育了一大批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并向學校提出三點希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二是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治理能力,強化實踐育人;三是提升服務能力,深化校政企合作,為教育強省和現代化江西貢獻力量。
學校理事長黃玉林作學校建設與發展工作報告。他表示,學校堅持“三元育人”校本理念,注重學生“健全人格+復合知識+實踐能力”的培養,與企業共建產業學院,提升就業率;高度重視黨建工作,創新教育模式,不斷優化環境,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面向新時代民辦教育轉型的未來,他指出,學校將站在新起點,奮進新征程,實現新跨越,必須推進“三個轉型”、做好“三篇文章”,才能有序有力有效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未來,學校將繼續全面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部署的新任務、新要求,立報國強國之志,做挺膺擔當應科人。踔厲奮發,砥礪奮進,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貢獻應科力量,把學校建設成為有特色、高水平的民辦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在熱烈的掌聲中,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王立生致辭。他強調,民辦高等教育在國家教育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當前面臨諸多發展挑戰。他指出,民辦高校需堅持黨的領導,推進教育現代化,致力于培養高素質人才,并向學校提出三點希望。
江西民辦教育協會會長黃小華致辭。她表示,學院在過去四十年里,成功培養了17萬多名優秀畢業生,為社會輸送了大批應用型人才。她強調,學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要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繼續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培養更多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為建設教育強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南昌市新建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梅萍致辭。她代表新建區區委、區政府向學校師生及校友致以祝賀。她希望學校以辦學40周年為新起點再創輝煌,全面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希望教師繼續潛心教書育人,做有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希望應科學子不負韶華、腳踏實地、勤奮學習,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希望校友們常回來看看,攜手探索發展機遇,創新創業,成就人生。
井岡山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羅旭彪代表兄弟院校致辭。他高度贊揚了學校在教育領域,尤其是“三元育人”理念實施以來所取得的顯著成就。他表示,江西應用科技學院作為應用型轉型試點高校,積極探索創新實踐,已見成效。他希望以此次大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院校之間的合作交流,面向未來共同篤定前行、共謀發展,推進教育強國建設。
網易有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何皓瑜代表企業界致辭。她代表公司向學校辦學40周年表示祝賀。雙方近期簽署合作協議,共建“人工智能產業學院”,開啟校企深度合作。她表示,合作涵蓋共建專業、教學資源共享、成果與教材共編、師資培訓及就業支持等八個方面,網易將利用其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的優勢,確保教學內容緊貼產業需求,提升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就業能力。
隨后,校友代表、教師代表、學生代表等分別發言,分享了自己在校期間的學習、工作經歷,表達了對學校的感激之情,表示未來將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最積極的熱情投身到學習和教育教學工作中去,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積極、更大貢獻。
在大會現場,麒麟軟件有限公司江西事業部總經理尹英蘭和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副校長張敏為學校今年新獲批的“工信部第五批麒麟工坊實訓基地”揭牌。
網易有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何皓瑜和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副校長謝遠健為學校新獲批的共建“人工智能產業學院”揭牌。
全國工商聯人才交流中心產教融合負責人王曉勃和江西應用科技學院常務副校長干甜為學校成為全國首批通過遴選獲批“區域企業數智化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建設資格,授予立項通知書。
江西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協有關部門同志,南昌市、贛州市有關部門同志,南昌市新建區管理局、贛州市、龍南市、崇義縣有關部門同志,南昌大學等幾十所省內外兄弟高校代表,社會各界友好人士,學校歷任校領導以及各級校友代表等1600余人出席。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