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中有進:經濟答卷彰顯奮斗底色
過去一年,中國經濟在復雜多變的全球環境中交出了一份“正視困難、敢為人先”的答卷:國內生產總值134.9萬億元、增長5%,糧食產量首破1.4萬億斤,居民消費價格僅上漲0.2%。這些數字背后,是無數勞動者“奮斗正當時”的縮影——農業領域“循序漸進”筑牢根基,工業鏈上“精進不休”突破瓶頸,消費市場“平流進穩”守護民生溫度。正如報告所言:“困難挑戰面前,團結就是力量,拼搏才能破局。”
進中求質:創新驅動點燃星辰征途
“進”的動能,源于科技創新的“爭創一流”。中國航天人更是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讓“神舟”逐夢、“嫦娥”探月、“天問”問火的壯舉,成為“團結拼搏”的最佳注解。航天實驗室里,青年科研團隊“恰同學年少”,用青春攻克技術難關;戈壁發射場上,“自家”技術實時傳遞“中國高度”,向世界展示“一流標準”。這種“進”的智慧,不僅夯實了制造強國的根基,更讓“星辰大海”的夢想照進現實。
雙循環進路:開放與內需的雙向賦能
面對外部環境的“逆風逆水”,中國以“推波助進”的開放胸懷破局:外貿進出口總值突破43.85萬億元,對最不發達國家零關稅、擴大免簽等舉措彰顯“命運與共”的擔當。與此同時,內循環通過“添彩增進”激活消費潛能——航天文創產品熱銷、鄉村文旅“網紅打卡”興起,印證了“提振信心”與消費升級的良性互動。報告將消費置于任務首位,正是以“進”為鑰,解鎖“供需共進”的增長密碼。
進惠民生:溫度與力度的雙重奔赴
航天領域亦不例外——衛星創新技術“進村入戶”,指導精準農業增產;航天科普通過融媒體平臺“飛入尋常百姓家”,點燃青少年的科學夢想。這種“進”的初心,讓發展成果如春風化雨,“惠澤進民”。
奮進者說:以青春之名赴時代之約
在航天發射場的漫天風沙中,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之巔,在鄉村振興的田間地頭,“奮斗正當時”的號角已然吹響。新時代的奮進者,既有“恰同學年少”的青春銳氣,也有“百舸爭流”的拼搏韌勁。他們用“精進不休”的專業精神破解卡脖子難題,以“攜手共進”的協作理念推動全球合作。正如報告所呼吁:“每一個追夢的身影,都將被時代銘記;每一滴拼搏的汗水,都將匯入前進的洪流。”
路漫漫其修遠兮,中華民族的復興征程從無坦途,但“進”的信念始終如一。讓我們以今日之拼搏,定義明日之中國——因為奮斗者永遠年輕,奮進者永遠在路上!(劉偉)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