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節硬座車廂,220公里路程,平均時速40km/h,全程5個小時,停靠8個站,全程票價29.5元……在八桂大地上,有一趟與新中國年紀相仿的“小慢車”,行走了67年,期間經過多次提速、車體升級,始終給沿途百姓提供著美好的乘車體驗,這就是南寧開往憑祥的5511/2次列車。(9月24日《中國經濟網》)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在提速,經濟在提速,鐵路迅猛發展,列車也不斷提速,綠皮車退出運輸主戰場,高鐵逐漸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方式,不但拉近了城市之間的距離,更推動了沿線經濟發展。但是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還有很多偏遠山區和貧困地區的人們,受環境、地域、氣候等客觀條件所限,交通不便,仍然掙扎在貧困線上。鐵路部門一直以來始終堅持惠民政策,開通綠皮公益“慢火車”,穿行在山區鄉村,站站停,票價低,馱著沿線老鄉們趕集、采購、上學、探親,聯通著大山深處和外界城市,推動資源和人才流動,將幸福和實惠送到百姓的心坎兒上,為這些“窮山僻壤”早日脫貧致富增添“加速度”。
贊許公益“慢”火車,它寄托著沿線百姓的脫貧希望。中國需要高鐵,但是也離不開慢火車。快是為了推動民生,慢是為了方便百姓。拉著賣不上價錢的蔬菜水果,停靠在荒涼偏遠、山高路險的小站,收取1元、2元、4元、8元的低廉價格,數十年如一日風雨無阻、從不停歇地奔跑,“慢”火車是沿線群眾出行的依靠,滿足著百姓的生活需要,更讓群眾通過列車增收致富,實現脫貧夢想。這樣的民心舉措反映出鐵路部門關心貧困地區群眾,為“精準扶貧”所做的不懈努力。
贊許公益“慢”火車,它拉近了貧寒學子的求學道路。俗話說:知識改變命運。要想改變貧困地區的貧困面貌,歸根結底要靠知識。但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客觀條件,限制了孩子們的讀書之路,上學的道路崎嶇又遙遠,求知的路途曲折又艱難。鐵路公益“慢”火車,接送孩子上下學,把列車變成“校車”,成為山村連通學校的橋梁,拉近了偏遠山區與城鎮的距離,更是連接大山與求學夢想的紐帶,不僅實現貧寒學子的求學夢想,為改變當地貧困面貌架設康莊大道,更彰顯了鐵路為人民服務的責任與擔當。
贊許公益“慢”火車,它體現著鐵路“不忘初心”的為民情懷。其實,“慢”火車的車速并不慢,慢的是票價漲幅,是停靠時間。列車線路經過的地方大多為偏遠的山區村莊,村民往往攜帶著貨物,群眾可以上車補票,列車員幫忙搬運貨物,讓每一個群眾都上車,把每一件貨物都裝好;這種“慢”,慢得深得人心,耐心地等待貧困地區群眾跟上共同富裕的腳步。還有車上設立的“回憶傳承”“惠民助農”“支教助學”等主題車廂,給百姓們提供了多種援助和致富途徑,同時也豐富了旅途文化內涵,在小小的車廂里涌動著濃厚的民生情懷。
目前,全國共開行了81對這樣的公益小慢車,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馳騁。雖然老式綠皮車已經退出交通運輸舞臺,但在這個快節奏的高鐵時代,它們被賦予了全新的使命:為貧困群眾謀福祉,為扶貧攻堅盡全力,傳遞著扶貧路上不讓一個老鄉掉隊的溫度。民心所向,勝之所往。為民不息,脫貧攻堅腳步不止,任時代紛紜,不變的是鐵路服務人民的初心。不管以后時代如何發展變化,公益性“慢火車”不會停。這些“慢火車”將會以它特有的“慢速度”,秉承“慢精神”,繼續為沿途百姓提供經濟實惠的出行方式,與他們并肩攜手共同奔向脫貧致富的光明未來。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