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公局三公司淠河特大橋項目施工側記
初春的太陽普照在靜靜的淠河上,波光粼粼,映射著中交一公局三公司淠河特大橋
施工現場鉆機轟鳴,車輛如梭,一派大干景象。
就地過年,堅持施工
“春節假期施工不停頓,節后復工達產成常態。無需動員,大家都鉚足干勁連軸轉,得在汛期來臨前如期甚至提前完成樁基施工!”項目經理伏雷堅定地說。他每天都在項目部與施工現場之間奔走幾個來回,把每一個階段的施工生產計劃任務分的很細,壓得很實。
淠河發源于大別山北麓,流經霍山、六安、淮南等地,是淮河右岸主要支流之一。歷史上水患頻仍,歷代都有治理。淠河特大橋全長1.4公里,位于安徽六安金安區,高高的防洪大堤,大道如虹。在牛年春節,中交一公局三公司淠河特大橋項目近80%的技術管理人員與30名一線工人就地過年,堅持施工。一個月,快速完成了128根樁基的施工。
“巧借”土石,河水讓路
建造一座橋,跨越的不只是時空距離,還有對水患的挑戰與逾越,需要直面無數道復雜技術難題。項目員工發揚“叫河水讓路”的精神,僅40天,就在河道內填筑起一條670米長、45米寬的填土筑島平臺,一舉扭轉了原本搭設鋼平臺施工投入大、工期長、風險高的不利局面。
項目敢啃硬骨頭,善打硬仗,創新“中流擊水”舉措,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科學治理,治理水患,彰顯央企社會責任。在大橋上下游500米河道進行疏浚,就近向淠河“巧借”10萬方土石,整治河道,順暢通道,讓環境更為優美,令沿線老百姓贊不絕口。在寒冷的河水中頑強搭設起水中施工平臺,吹響了橋梁下部結構樁基施工的沖鋒號。采用“便道+鋼便橋”施工方法,成功突圍,成為挺進河中央、跨越淠河的施工大捷標志。
項目經理伏雷、總工程師王坤冒著零下10度的極低氣溫,與現場技術骨干、一線施工人員并肩奮戰。針對砂層、砂礫層、紅巖層錯綜交替的特殊地質實情,見招拆招。采用大功率“反循環”鉆機成孔,規避了砂性土易塌孔、砂礫層易擴孔、紅巖層鉆進慢的風險隱患,降低了混凝土損耗系數。僅這一項,就節約施工成本50萬元。
“三牛精神”,攻堅克難
淠河特大橋共有264根樁基,最深樁近80米,相當于26層樓高。在深不見底的河床下進行施工,生產作業難、安全風險大、體能要求高、專業技能嚴,每一個環節的推進,都充滿挑戰和磨礪。項目總經濟師劉立欣和技術員樊林飛等人起初面對淠河嚴峻的現實施工條件時,眉頭緊鎖。反復進行顛覆性研討和可行性論證后,切實完備施工方案,幾經優化的技術方案,凝聚著項目員工的智慧和心血。主橋水中承臺深基坑開挖時,創新采用鋼板樁加雙拼圍檁進行支護,片片相連,環環相扣,形成20多米深、閉合成環的鋼圍堰,深深嵌入河床內,為深基坑承臺施工和作業人員提供了堅實可靠的安全保障。
每一根樁基,都是夯基壘臺的“鋼筋鐵骨”。每一根樁基,都按照一類樁的標準量身定制、精心打造,這是伏雷和項目班子成員的共識。讓大橋的每一個施工細節技術精度更高、質量管控更嚴、作業流程更細,逐步成為組織管理新常態。
“別看咱們項目不大,但有著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的影子,都是‘三牛精神’的忠實踐行者!”對于項目團隊短短幾個月展現出來的創造力、戰斗力,伏雷感慨不已。
牛年春來早,奮進正當時。開局就是高潮,起步就是沖刺。“3月初完成鋼便橋的搭設鋪裝,5月底趕在汛期前完成墩柱施工,“浮出水面”,年內完成大橋掛籃箱梁主體施工……”,是項目部全體職工記于心、篤于行的共同“小目標”。
伏雷屬牛,對擺在前進道路上的難題有著一股“牛脾氣”,對認定的施工計劃始終有著一股“犟勁”。軍民團結一心、協力防汛抗洪精神激勵著他帶領團隊攻堅克難,乘風破浪,勇往直前。(通訊員: 常魁星 陳洪勝 王春霞)
(新媒體責編:fj2020)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