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日是“醉駕入刑”十周年,4月28日,中國道路交通安全協會發起并聯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人民公安報社、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中國道路運輸協會、中廣聯交通宣傳委員會、中廣聯演員委員會、中國酒業協會、百威中國、東方時尚、e代駕、高德地圖、中國交通頻道等13家單位主辦的醉駕入刑十周年紀念暨倡建酒駕醉駕治理社會共同體啟動儀式在京舉行。在“醉駕入刑”十周年之際,14家單位共同簽署“酒駕醉駕治理社會共同體”框架合作協議,聯合發起“抵制酒駕,珍愛生命”的倡議。
據了解,自2011年“醉駕入刑”以來,公檢法機關分工協作、密切配合,用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司法維護了法律的生命力和權威,取得了顯著效果。“酒后拒駕”日益成為越來越多群眾的自覺行為,成為社會普遍認同和支持的文明準則和法治規則。2020年每排查百輛車的醉駕比例比“醉駕入刑”前減少70%以上。在機動車、駕駛人數量保持年均1800萬輛、2600萬人的高速增長情況下,10年來全國交通安全形勢總體穩定,減少了數萬起酒駕醉駕肇事導致的傷亡事故,使數萬家庭免于破碎、返貧。醉駕治理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唯一的標準。各地普遍將嚴肅處理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酒駕醉駕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有效促進了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的法紀意識。“醉駕入刑”廣受人民群眾擁護,實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在儀式上表示,治理“醉酒駕駛”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難題,“醉駕入刑”是各國治理酒駕醉駕,預防交通事故的常用、有效手段,也是法治社會、汽車時代發展的必經過程。堅持“醉駕入刑”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直接體現,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力消除現實危害、震懾潛在違法的必然選擇,是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破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難題,維護道路交通安全的具體實踐,是新時代堅持依法治國的應有之義。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中國道路交通安全協會相關負責人致開幕詞,希望同各方一道,持續完善合作理念、明確合作重點、強化合作機制,著力推動“酒駕醉駕治理社會共同體”運行,集社會各界之力,得酒駕醉駕治理之效,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交通出行的向往。中國道路運輸協會、中廣聯交通宣傳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分別結合自身工作、生活同與會嘉賓共同分享“醉駕入刑”帶來的積極影響。著名演員、交通安全宣傳員公益代表張國強發布酒駕醉駕社會治理倡議書,倡議全社會爭做“抵制酒駕,珍愛生命”的踐行者、勸導者、倡導者、宣傳者。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14家聯合發起單位以及交通安全有關企事業單位、媒體支持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參加了啟動儀式。
(新媒體責編:xmtqyd)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