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抓好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防控工作,堅決預防和遏制農村地區(qū)道路交通事故發(fā)生,香格里拉市公安局交警大隊針對農村道路交通特點,聚焦“減量控大”工作目標,科學施策,在組織推進、隱患排查、路面管控、安全意識方面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進一步夯實農村交通安全管理,保障廣大群眾出行安全。
加強組織推進,周密部署落實。一是精準分析研判。結合轄區(qū)農村地區(qū)實際,剖析事故發(fā)生的原因,認真分析研判轄區(qū)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和存在的問題,找出整治工作中存在的盲點、弱點,制定周密工作方案,細化工作措施,查缺補漏,并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對開展整治工作進行深入動員。二是提高思想認識。要求全體民輔警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充分認識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真開展隱患排查、違法整治和安全宣傳工作,以負責任的精神、擔責任的狀態(tài),補好安全漏洞,筑牢農村道路交通安全防護堤壩。三是強化責任落實。結合“減量控大”工作要求,及時調整作戰(zhàn)思路,把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責任明確到每名民輔警,定人員、定崗位、定責任,最大限度地把警力全部調上路面,確保路面有足夠警力,加大巡控、查糾力度,消除執(zhí)勤盲點。
加強隱患排查,源頭綜合治理。一是開展重點路段排查。大隊立足實際,要求各中隊針對夏季雨季天氣增多、農村道路山高坡陡、泥濘路滑,極易誘發(fā)交通事故的交通安全形勢,重點對臨江、臨崖、彎路、長下坡、積水、校園周邊等事故易發(fā)路段以及道路配套設施進行全面排查,逐步完善農村周邊道路的標志標線、隔離設施等交通基礎設施,消除交通安全隱患點、危險點,對一時無法整改的路段,積極研究制定增設警示標牌,盡最大可能預防和壓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率。二是針對重點車輛篩查。充分發(fā)揮農村“兩員”人熟、地熟的優(yōu)勢,對農村地區(qū)面包車、三輪摩托車、農用車、低速貨車等農村重點車輛進行摸底排查,對車輛和駕駛人基本情況信息進行梳理和采集,對其有無駕駛證、車輛掛牌、安全性能方面進行嚴格檢查,對個別車輛及駕駛人逾期未檢驗、逾期未換證、逾期未報廢、違法未處理等情況,民輔警通過上門走訪、電話提醒等方式,督促企業(yè)管理人員和車輛所有人及時消除違法狀態(tài),堅決杜絕隱患車輛和帶病車輛上路行駛。三是加強重點企業(yè)檢查。掛包民警深入貨運企業(yè)、客運場站等開展安全檢查,督促企業(yè)履行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加強駕駛人員日常管理,從源頭上杜絕酒后駕駛、疲勞駕駛、超員超載等交通違法行為發(fā)生,確保道路運輸安全。
加強路面管控,高壓查處違法。一是整合警力資源。根據(jù)農村地區(qū)車流量的變化,結合當前開展的夏季交通安全突出風險專項整治行動,科學調整警務方式,合理部署警力,最大限度地將現(xiàn)有警力下沉到一線,不斷加大巡邏管控密度,切實提高路面見警率和管事率。二是嚴打重點違法。針對農村地區(qū)路況差、秩序亂、事故發(fā)生點零散等特點,瞄準“早6時至9時、下午15時至17時、夜間21時至23時”群眾出行較為頻繁的時間段,采取提前上崗、延長執(zhí)勤時間的方式開展好“一早一晚”重點違法的查處,以過往“兩客一危一貨一面”等車輛為重點,嚴查酒駕醉駕、超載超限、疲勞駕駛等各類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堅決做到發(fā)現(xiàn)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遷就,形成嚴管重罰高壓態(tài)勢。三是動員“群眾力量”。全面啟動農村交通安全勸導站檢查職能,充分發(fā)揮農村“兩站兩員”作用,積極開展“一盔一帶”專項行動,以出村口、集市路口為重點區(qū)域,堅持不失控、不漏管的原則,強化農村交通違法勸導,積極勸阻糾正駕乘電動車不戴安全頭盔、農用車違法載人等行為,做到違法行為不消除不放行、違法人員不教育不放行,力保農村地區(qū)道路交通安全形勢持續(xù)穩(wěn)定。
加強意識提升,拓展陣地宣傳。一是提高宣傳密度。結合當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熱點問題,全面依托各類短視頻、媒體客戶端,宣講農用車違法載人、人貨混裝、超載運輸?shù)冉煌ㄟ`法行為的危害,真正使村民聽得懂、記得住、能入心。二是豐富宣傳內容。圍繞務工人員、“一老一少”、農村面包車超員、涉摩涉電交通違法、“一盔一帶”等特殊人群和宣傳主題,以案說法,有針對性地加強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提醒廣大農村群眾、中小學生和駕駛人自覺遵守交通法律法規(guī),使轄區(qū)群眾從內心深處清晰認識“無證駕駛、違法乘坐農用車輛、駕駛報廢車輛”的嚴重危害性,真正樹立遵規(guī)守法、遠離事故的交通安全意識。(黃志強 李國忠)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wǎng)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wǎng),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tǒng)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南三環(huán)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