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今年第二批全省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省主會場蕭山國際機場三期項目建設現場舉行。本次集中開工,杭州共組織安排57個項目參加,總投資1088億元,年內將全部開工建設,年內計劃投資162億元。
這57個項目中有對接國家、省重大戰略的項目,有產業提升項目,也有治理生態環境、關乎民生保障的項目,影響力大、涉及面廣、帶動性強。
更為引人關注的是,10月19日,伴隨著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工程、通城大道快速路(通彩互通—內官河)工程等正式開工,杭州啟動現代綜合交通大會戰,打響“5433”工程這場關鍵性戰役,為杭州交通建設注入“強心劑”。
打響“5433”工程
實現四年會戰大變樣
現代化交通是城市提能升級的“生命線”。讀懂“5433”工程,就讀懂了我們這座城市的未來——
“5”,是新建總里程552公里的快速路和高速公路,其中快速路282公里、高速公路270公里,形成總長464公里、“四縱五橫三連十一延”的快速路網,以及總里程902公里的高速公路網。此外,新、改建普通國、省道900公里,建成高品質“四好農村公路”3000公里。
“4”,是新建400公里軌道交通,形成13條線路、總長度516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骨干網絡,實現十城區全覆蓋。
第一個“3”,是新建總里程350公里的4條鐵路線,即杭黃鐵路、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黃鐵路連接線、杭溫二期、建衢鐵路,同時加快杭武鐵路(杭州-臨安-績溪段)、杭州蕭山機場高鐵引入線路、滬乍杭鐵路、金建(金華至建德段)的前期工作,初步形成“一軸兩翼雙十字”的鐵路總體布局。
第二個“3”,就是水陸空三大樞紐工程,即京杭運河浙江段三級航道整治工程(運河二通道)、杭州鐵路西站樞紐、蕭山機場T4航站樓及綜合交通中心項目。
蕭山機場新航站樓開建
建成后旅客吞吐量能達到9000萬人次
作為集中開工活動主會場,蕭山國際機場的三期項目擴建工程是“5433”工程中水陸空三大樞紐工程之一。
該項目包括新建航站樓69萬平方米(設計年旅客吞吐量5000萬人次)、陸側交通中心53萬平方米、旅客過夜用房及配套業務用房17萬平方米、能源中心以及相關市政配套設施等,同時在新建航站樓地下配套建設機場高鐵站。預計在2023年建成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機場將建綜合交通中心。綜合交通中心位于新老航站樓圍合區內,包含地鐵、機場快線、客運大巴、出租車等多種公共交通方式。地鐵1號線機場延伸線(下沙江濱-蕭山機場)和7號線(吳山廣場-蕭山機場)的地鐵站建設已于今年1月開工。機場軌道快線沿途串起杭州三大交通樞紐:杭州西站、杭州東站、蕭山機場,從杭州西站到蕭山機場只需45分鐘。
三期擴建項目投運后,年旅客吞吐量能達到9000萬人次,蕭山機場將成為華東地區僅次于浦東機場的第二大航空樞紐,全面提升機場保障能力,打造全新的國際化城市門戶。
數字經濟促產業提升
推動杭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月,杭州提出要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在此次開工的重大項目中就不乏數字經濟產業的身影。
中國智能骨干網(杭州仁和)項目總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倉儲設施設備生產廠房、智慧化物流貨物操作中心、分揀中心、倉儲中心等。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500萬套物料搬運設施設備的生產能力,對提升物流自動化水平和物流信息技術水平、生產和運作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年產值可達7.5億元。
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年運行10萬臺服務器數據中心(阿里巴巴浙江云計算數據中心仁和項目),位于余杭區,總投資近60億元。
而另外一些服務業項目,更是將直接影響杭州市民的生活。比如,集商業、運動休閑、智慧社區于一體的商住綜合體——萊IN體育生活之城項目,位于桐廬富春山健康城,包括一座滿足甲級比賽要求的15000座足球比賽場。項目建成后,將極大完善桐廬縣體育設施布局,滿足周邊區域住戶的體育鍛煉場館需求,并具備承接2022年杭州亞運會部分賽事的能力。
此外,浙江春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年產5萬臺動力機車建設項目、杭州西子智能停車股份有限公司年產35000車位智能立體車庫項目、恒大溫泉養生浙西基地項目、浙江中南綠建科技產業基地項目、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U625和U611乘用車生產線項目等產業類項目都參與集中開工。
這些項目建成后,將會為數字經濟、生物醫藥、高端制造、健康養老等產業發展提供強勁動力,推動杭州經濟高質量發展。
多處安置房項目開工
民生保障提升生活水平
集中開工的項目中,除了交通路網項目,還有許多民生保障項目,包括安置房、公租房、人才公寓、醫院等。
例如濱江區農轉居拆遷安置房十二區塊三期(聯莊三區)工程,總建筑面積36902平方米,預計2021年建成。上城區望江單元SC0403-R21-02地塊農轉非居民拆遷安置房(含城市居民)項目,地上總建筑面積108857平方米,預計2021年完工,將有效提升望江區域居民居住水平。
醫療設施方面,有淳安縣公共醫療衛生項目(一期)、臨安區於潛人民醫院整體遷建項目等。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