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正從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過渡的過程中,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核心的數字科技正成為各行各業的突破口和新動能,汽車產業也由此迎來自己的數字化變革時代。在剛剛結束的2021中國汽車經銷商大會中,數字化便成為眾多經銷商關注的焦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在大會中建議,經銷商集團應擁抱變革,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支撐,來持續優化運營和管理體系。
數智化變革提速
歷史上的三次工業革命,實現了生產的機械化、規模化和自動化,從而提高了生產力和生產效率。如今,人類迎來了工業革命4.0時代,與過去生產驅動消費不同,新時代是由用戶需求驅動生產,而數據則成為整個產業鏈的基點。
數據、計算力和算法是產業智能化變革幕后的推手,產業智能化能夠釋放巨大的效率紅利,能夠讓產業運轉更加高效,促進產業經濟邁入新的發展階段。在本次汽車經銷商大會中,車易拍聯合創始人兼席營銷官蔡旭便在面對百強經銷商集團時指出,汽車產業的智能化變革勢不可擋,4S經銷商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來掘金二手車市場未來的十年紅利。
從2018年開始,國內汽車市場便進入轉型換擋的加速期。當前國內汽車保有量達到2.81億輛,汽車市場從增量時代轉入存量時代,如何盤活存量成為重要課題。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汽車行業生產準入和流通管理全流程改革,取消對二手車交易不合理限制,穩定增加汽車等大宗消費”。由此可見,二手車已然成為汽車消費市場新的驅動引擎。
從今年發布的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榜來看,不少經銷商集團已經將二手車業務作為業務轉型的重點,二手車業務銷量也增幅明顯。如永達汽車2020年二手車交易量為5.23萬輛,同比增長26.6%,二手車毛利為1.75億元,同比增長2.73%。合眾集團的二手車業務也獲得了快速增長,2020年的凈利潤實現了42.3%的增長。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信息部主任李鑫表示,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在2025年有望達到3.6億臺,以目前6.4%的析出率來計算,屆時二手車交易的市場空間有望翻倍增長。所以,經銷商集團將二手車業務作為戰略業務,將會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在經銷商集團拓展二手車業務時,也紛紛將數字化轉型與二手車業務進行捆綁,以通過提升二手車業務的效率,來獲得二手車增量市場的更多份額。
重構二手車體系
長期以來,在經銷商集團的業務體系中,二手車往往是新車業務的附庸。這意味著,經銷商集團沒有成熟的二手車業務體系,導致業務依賴于人,缺乏可供決策的依據,進而引發置換率低、成本高和難以規模化的問題。面對二手車市場的快速增長,經銷商集團亟待利用數字化技術重構二手車業務體系。
如果說二手車業務是經銷商集團盈利的新引擎,那么數據和人工智能便是這個新引擎的渦輪增壓,能夠大幅提升二手車業務的效率。在百強經銷商中便有不少與二手車產業互聯網平臺車易拍合作,如遠通汽車、永通汽車、廣汽商貿、合眾汽車等都攜手車易拍構建二手車數字化業務體系。
車易拍是國內最早的二手車B2B拍賣平臺,一直將“數字化”作為解決二手車行業痛點的答案。目前,車易拍已經轉型為開放平臺,將自己沉淀的交易能力和數字化能力賦能給合作伙伴,構建產業數據智能引擎,驅動二手車大生態體系。據大搜車副總裁、車易拍首席營銷官許竹瀟介紹,車易拍對于經銷商的賦能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標準化賦能是通過SaaS產品,推動經銷商二手車業務的標準化上線;數字化賦能則通過業務在線和數據共享提升運營效率;社會化賦能能夠實現產業互聯網內的資源社會化協同,達到降本增效的成果;最后,開放式的生態系統可以不斷吸納伙伴,以增長整體的生態能力。
在車易拍的賦能下,經銷商集團的二手車業務獲得了顯著增長。如遠通汽車的二手車置換率從7.47%提升到了16.63%,合眾二手車的單車毛利則提升了23.1%,凈利潤相比2018年幾乎翻倍。
以數據智能為核心的經濟浪潮已然形成不可阻擋的勢能,并直接驅動產業變革和推動社會文明進程。經銷商集團應順勢而為,加速向數據智能模式轉型,才能在未來的競爭賽道中保持競爭力。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