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會生物的制藥征程已有二十余年,秉持“患者為先、科學為本”的核心價值觀,仁會生物的每一項行為與決策均以患者健康為優先考量。
GLP-1是人體天然分泌的一種胃腸道激素,與GLP-1受體結合發揮作用。上世紀九十年代,有研究發現外源性的GLP-1能夠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GLP-1可以開發為2型糖尿病治療藥物。
投身重大疾病領域新藥研發的仁會生物,1999年啟動全人源GLP-1的開發工作,是國際上最早開啟GLP-1類藥物研發的幾家企業之一,希冀為我國患病人數超過1億的2型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
2002年,國際上對內源性GLP-1有了進一步發現,科學家發現GLP-1(9-36)的代謝產物具有確定的生物活性,并發現下游代謝產物的更多生物效應。
2005年,第一個異源的GLP-1受體激動劑上市:科研人員合成了希拉毒蜥唾液中的Exendin-4作為GLP-1受體激動劑,并開發成糖尿病新型藥物。
2009年,國際上基于人源GLP-1的藥物研發取得進展:第一個基于人源GLP-1開發的類似物藥物上市。
2014年,第74次ADA的Banting獎得主Daniel Drucker,提出GLP-1RA在糖尿病八重奏的重要價值與治療地位。
2016年,科學家發現不同GLP-1存在不同的作用機理:餐時GLP-1(如貝那魯肽)對胃排空的影響更為明顯,餐后血糖及體重控制獲益更多,降低同等血糖時需要的胰島素更少,遠期對β細胞的保護更好。
2016年,世界上第一個全人源化的GLP-1——貝那魯肽注射液(商品名:誼生泰®)在中國上市,改寫了中國糖尿病領域無創新生物藥的歷史。
2018 年1 月,貝那魯肽被《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推薦為臨床常用降糖藥,這是國產原研GLP-1 制劑首次被寫入指南。
2021年,貝那魯肽真實世界研究證據寫入《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研究顯示,貝那魯肽治療3個月后較基線HbA1c降低2.87%,空腹血糖下降3.05mmol/L,餐后2h血糖下降5.46mmol/L,體重下降10.05kg,腰圍下降9.83cm,體重下降百分比達到12.90%,降糖、減重效果顯著。
上市至今,貝那魯肽陸續在中國啟動大型IV期臨床研究,申報針對單純肥胖患者的減重適應癥臨床研究,開展與甘精胰島素的聯合治療臨床研究,開展與其他口服降糖藥物的聯合研究,開展新型給藥方式的注冊臨床研究等,探索從未停止。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