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剛剛上線的悅夜Renight迎來了一次銷量爆發。
根據京東數據,悅夜Renight的第一款產品動感吮觸杯在上線不久后就迎來了銷量大爆發,一度達到了京東的品類第一。第二款產品潮浴漩渦杯也在京東眾籌中受到了許多用戶的歡迎,僅兩天時間眾籌金額就達到了預設目標的129%,預計8月12日眾籌結束時,能達到目標金額10倍。
悅夜Renight的團隊組建于2020年,正處于國內新消費的萌芽階段,疫情沖擊后的經濟尚處于恢復期,悅夜Renight的創始人就意識到迎合青年審美趣味的產品,會倒逼一部分舊行業升級。
消費習慣的變化,市場的快速增長,一部分源于思維觀念的開放,另一部分則來自消費升級,“本質上都是悅己消費的延伸,過去只要能用就行,現在要好用,還要好看。”悅夜Renight創始人表示。
在日本,情趣產業早已成為一個創新驅動,體驗為王的行業,針對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開發產品,無論多么小眾的品牌都能收獲一群忠實擁躉,在一些小圈子和社群里有很高的知名度。這些案例也給了悅夜兩個啟發,一個是用戶需要個性化產品體驗,第二個是營銷可以從圈層做起一點一點“破圈”。
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
目前悅夜Renight推出的兩款產品定價都在500檔左右,幾乎是和海外知名品牌高端產品一樣的價格。悅夜Renight創始人表示,悅夜目前的產品線還是聚焦高端,選用高質量的原材料、用行業領先的工藝和技術,通過創造最好的體驗,占領消費者心智。
以原材料為例,悅夜Renight選用了業內只有很少被使用的液態硅膠制作內膽。據調查,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的飛機杯內膽采用了TPE材質,TPE的優點是成本低,但易出油、不耐高溫,如果加工工藝不好,還容易產生異味。硅膠則沒有這些缺陷,而且因為化學結構更穩定,生物兼容性還更好。但受制于加工難度,成本也會相對較高。
“當前市場并不缺乏性價比產品,但這對品牌意義不大,但在高端價格區間,相對競爭反而沒有那么激烈,而且有一定的溢價,能讓我們更從容地去做自己喜歡的產品。所以我們選硅膠做內膽、用更好的加工、更好的電機。”悅夜Renight的創始人介紹道。
產品的鉆研,工藝的打磨迎來了產品上市首銷的巨大成功。談到兩款產品的銷售額,悅夜團隊將這樣出色的成績歸因于模塊化帶來的產品體驗。得益于內膽和智能杯蓋這兩大部件的模塊化、可更換,消費者的復購率和黏性要比同類產品更高。
得益于“水浴”的特性,新推出的潮浴漩渦甚至將添加物也加入到了產品組合中,官方推出了硅膠球,一些社群里的玩家還自己探索出了許多有趣的玩法,例如加入清洗液、冰塊。
“體驗好了,消費者會自發口碑傳播。和大部分將研發給工廠的ODM品牌不同,我們有一個in-house的產品研發團隊,這樣也保障了后續產品和模塊的開發工作。目前我們已經同時啟動了新內膽和杯蓋的開發,預計年底前能和大家見面。”悅夜Renight的創始人表示。
IP、聯名、造品牌
不過,悅夜還有更大的企圖心。
從商業歷史看,所有品類的發展均會經歷三個階段:工廠時代、市場時代、心智時代。其中,品類所處階段的不同決定了各自差異化的形態。在悅夜看來,情趣用品正好處在工廠到市場的轉型期。
“因為行業還處在一個初中級階段,所以給做品牌留下了很多空間。有許多其他行業已經被實踐過得邏輯和玩法,可以在這里嘗試。”悅夜Renight的創始人認為。
在產品取得成功后,悅夜也開始構筑自己的品牌計劃。產品與文創的結合將會是品牌戰略落地的主要形式,以IP為起點,承載品牌內容,與消費者建立精神上的聯系。聯名款也在計劃以內,通過和其他品牌流量互換,觸達新的消費者。“最終將悅夜塑造成一個貼近消費者潮流生活方式品牌。”
據介紹,悅夜的創始團隊都有廣告、設計背景,長期關注地下文化和潮流亞文化,在這方面也有著豐富的經驗。
此外,悅夜也談到了關于線下銷售的問題。“我們暫時不打算力攻線下,而是將線下作為品牌展示的窗口,接近我們的目標圈層。我們認為線下空間離消費者更近,更有感知。所以希望用空間內在的文化屬性塑造品牌調性,目前我們的合作對象主要是livehouse、club以及一些音樂節。”悅夜Renight的創始人介紹。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