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由中國技術市場學會組織召開的科技成果評價會在京召開,專家組對北京好運達智創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智能建造新材料與新智能技術研究與應用》進行了科技評價。專家組成員對照項目成果的成熟度、創新度、先進度等評價標準逐項進行評價,經過現場評議、項目答辯、專家探討等環節,項目成果順利通過科技評價,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
玄武巖纖維新材料是21世紀綠色戰略資源,具有強度大、耐酸堿、持久性、環保綠色等特點。作為基建行業領軍企業,好運達智創科技組織領域內10余位專家歷時一年多的科研和實踐,研發出了基于玄武巖纖維新材料的增強混凝土、玄武巖纖維增強塑料模具等制品,解決了基建領域生產過程中混凝土產品及模具強度低、耐腐蝕性差、壽命短,生產施工故障風險高、維護成本高等一系列挑戰性和難題,廣泛應用于智能建造領域,并取得了良好反響,為我國智能建造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推動了傳統基建向智能建造的轉型升級。
在這次科技成果評價中,專家組指出好運達智創科技基于玄武巖纖維研發的新型混凝土復合材料,通過抗滲性能、抗凍融耐久性能、干縮性能、氯離子滲透性能,以及抗壓強度、劈裂抗拉強度、軸心抗壓強度檢驗等,全面提升了混凝土制品耐酸、耐堿、耐腐蝕性能,提高產品硬度、耐磨度、耐外壓強度及耐沖擊強度;通過將玄武巖纖維添加到復合工程材料中,注塑成型的塑料模具大大提高了塑料模具的壽命、轉運周期、使用性能,節約了成本,實現模具迭代性技術升級,促進產線變革和突破,并成功落地應用于多個智能工廠項目中,給予高度評價。專家組成員一致認為該技術水平總體達到國際先進,其中玄武巖纖維混凝土技術在高鐵建設應用方面達到國際領先,經濟、社會效益顯著,應用前景廣闊。
好運達智創科技將以本次科技評價為契機,緊隨國家智能建造戰略發展趨勢,以創新研發、科技賦能、產業應用為著力點,實現基建產業的智能化、信息化、綠色化、安全化,助力我國智能建造產業新發展,推動我國智能建造技術走向世界而不懈努力。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