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6-7日,由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眼科醫院承辦的“第十九屆全軍眼科學術大會暨2021重慶市眼科年會”通過網絡在云端舉行。
本次大會邀請了包括中國工程院謝立信院士在內的軍隊及地方院校眼科專家學者90余人進行專題講座。同時,大會還開設了手術直播、疑難病例及焦點問題討論等環節,吸引了全國5000多人報名注冊參會,共計7.5萬人次觀看。
在本次大會上,由來自全國5家醫院(中山眼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五官科醫院、浙江大學眼科醫院、山東省眼科醫院、陸軍特色醫學中心眼科醫院)13位知名專家執刀的15臺眼科手術直播成為大會焦點。其中,本次大會主席、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眼科醫院葉劍院長和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上海五官科醫院)周行濤院長聯袂演繹的2臺ICL近視矯正手術引起了與會專家的熱議。
除了圍繞現場手術本身的技術亮點和臨床表現進行現場點評外,會上也有4位專家分別針對ICL手術的適應癥、手術標準等發表了專題講座。
在大會上,ICL手術作為僅有的近視屈光手術代表亮相,并獲得了與會專家及眼科醫生的高度認可。
對此,葉劍教授教授表示:隨著在中國近15年的發展,ICL手術已經成長為一個非常安全、成熟的一個近視矯正方法,為醫生和患者都提供了非常好的選擇。
從“預備隊員”到“正式隊員”是一大轉變,ICL手術備受同行認可
葉教授介紹,ICL在國外已經有近30年的發展歷史,2006年進入中國, 我是2007年開始做ICL手術的,最早一批病人已經觀察14年了。開展初期,ICL因其不受角膜厚度的限制、適應癥(度數)范圍廣,臨床更多應用于8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矯正,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從2014年起,有了更新型的ICL(EVO ICL V4c)以及國內手術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的眼科醫生認識到ICL手術的優越性,更多的醫生參與、學習ICL手術,使得ICL手術在業界得到了極大的推廣。
“從前我們醫生會覺得ICL手術是個‘預備隊員’,用于激光手術不能矯正的高度近視,現在ICL手術已經成為近視手術的“正式隊員”,是非常重要的近視矯正手術方式,為醫師和患者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它的臨床表現十分穩定、安全可靠。”
葉教授認為,在本次全軍眼科大會上這么多醫生對于ICL手術的關注、討論,都從側面印證了同行對ICL手術的認可和推崇。
好的手術經得起檢驗,病人的反饋最重要
ICL手術最大優勢在于“安全、可逆、矯正范圍廣、視覺質量高”,在實際的臨床應用中,葉教授認為也得到了患者的認可。
“原來的患者是到了醫院說‘醫生你給我推薦一種手術(術式)’,而我現在很多門診病人,來了直接說‘葉教授,我要做ICL手術’。我問他們怎么知道,他們的反饋是,身邊的家人、朋友、同學做了,效果非常好。”
葉教授提出,ICL手術因手術方式的改進,對眼組織的損傷降到了最低,一方面減少了并發癥的產生,另一方面也讓手術過程及恢復時間變短:“今天做完手術,復查沒問題了,第二天就可以去上班。”這一點,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快生活節奏下的年輕人的需求。
同時,也因為其不用切削角膜的技術特點,在面對術后“視力回退”、“老花、白內障”等情況時,ICL展現出了極好的適應性。“可逆,就是指ICL可以取出來,如果由于各種原因造成再次近視,可以重新更換適合的晶體、且不會擔心出現角膜的并發癥;年齡大了出現老花、白內障,也完全不影響后續治療。”
針對很多學生提出的“做完ICL手術后不能參軍入伍”的問題,葉教授坦言,這也是他們部隊眼科醫生正在關注的事宜。
“參軍入伍的標準制定是有時間性的,它不會經常改變,而標準的制定往往相較于技術變化會有一定的滯后。比如我知道有的國家是允許(做完)ICL手術后參軍入伍的。所以說我相信,應該不久的將來,這個標準可能會有所修訂。”
葉教授同時也舉例,除了最為特殊的參軍,公安警察等職業就對ICL手術沒有限制,臨床中接受ICL手術的警察也不在少數。
近視手術沒有最優,只有“最適合”
那么是否可以認為ICL手術就是目前最優的手術方式?針對這個問題,葉教授也幽默地建議大家“冷靜”。
“病人的選擇更多是基于價格、個人的需求、市場上的熱度,但我們醫生選擇手術方式,會基于更多專業的數據考量,例如你的眼球直徑、前房深度還有晶狀體厚度等等,經過了詳細的檢查,哪種方式更適合他,我們才會給患者出最優的手術方案建議。”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