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集團、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Bursa及菲律賓聯合銀行于近日宣布,將以行業合作伙伴的身份正式加入質數斯達克(HashSTACS)與德意志銀行合作的區塊鏈數字債券項目Benja以支持全球數字債券的創新發展,并將積極探索分布式賬本技術在ESG(環境社會治理)業務及數字債券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領域的開創性應用以為行業發展提供更加專業性建議。
作為項目Benja的行業合作伙伴,瑞銀集團將對一級市場的工作流程、ESG(環境社會治理)和綠色債券格式(包括可持續發展掛鉤的債券)以及ESG(環境社會治理)的投資者偏好進行深入地探究,并持續關注數字支付的互操作性和結算模式的可行性。為了穩步推進建設以分布式賬本技術為基礎的全球化資本市場,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Bursa將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驅動中央存管機構的可行性,以保障交易記錄高效有序地維護,從而釋放出更多的流動性資金,并降低交易失敗的風險。此外,專業從事跨境債券發行業務的菲律賓聯合銀行將把其專業知識應用于項目Benja中,利用分布式賬本技術優化傳統的跨境發行流程,積極為中小微企業融資發展提供良好服務。在各個行業合作伙伴的支持下,項目Benja的實用性、互操作性及有效性得到了全方位地驗證,并將以可持續性的方式優化全球資本市場的業務流程。
由質數斯達克(HashSTACS)和德意志銀行合力打造的區塊鏈數字債券項目Benja是通過傳遞STACS區塊鏈專用業務報文進行信息傳遞和業務操作;將全球商業銀行、交易所、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持牌金融機構通過區塊鏈網絡彼此連接,其中發行人、參與機構、投資者等角色將使用統一業務平臺進行協作,開展全新的全球創新債券業務。當前,該項目已經通過STACS區塊鏈網絡完成了數字債券資產的發行、認購、交易和清結算功能,并實現了跨境銀行基于區塊鏈網絡進行DvP(券款對付)及PvP(銀銀對付)的新型債券交易方式。相較于傳統的債券業務流程,基于STACS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債券業務整合了中間服務機構(減少托管方),提高了業務效率,并實現了可信信息的實時共享。現階段,項目Benja已經成功地完成了多方聯合驗證,并準備進行生產上線。
瑞銀集團財富管理(亞太地區)的機構負責人Hugo van Kattendijke表示:項目Benja的概念驗證不僅呈現了一個基于分布式賬本技術的債券生命周期管理系統,同時還為行業提供了一個可訪問的模板,將概念發展為真實的商業交易。該項目專注于 ESG(環境社會治理)業務的創新與發展,而分布式賬本技術正在以獨特的方式讓數據豐富的產品(如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債券)為客戶帶來更多的附加價值,這尤其令人興奮。”
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Bursa的首席執行官 Muhamad Umar Swift 表示:“我們非常高興有機會與德意志銀行和質數斯達克(HashSTACS)展開區塊鏈數字債券方面的合作,并從中央存管機構的角度為項目Benja做出貢獻,從而為基于分布式賬本技術的資本市場及相關參與方提供更多的實施建議和創新機會。此次合作是Bursa專注于技術驅動創新的一部分,未來區塊鏈技術將惠及更廣泛的行業,并推動我們市場的增長。”
菲律賓聯合銀行第一副總裁兼區塊鏈卓越中心負責人Catherine Casas表示:“分布式賬本技術是建立全新資本市場的基礎,它為所有人提供資金,使中小型企業可以更加快速便捷的進行貸款融資業務,進而推動其穩定發展。區塊鏈技術特性可以提高業務/資產交易的透明度,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并提供跨地區、跨機構的實時資產交易和結算服務,使每個業務參與方(無論是投資方還是借款方)都可以通過具有高度包容性的資本市場獲得更多的機會。”
質數斯達克(HashSTACS)海外董事總經理Benjamin Soh表示:“得益于德意志銀行團隊以及瑞銀、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Bursa和菲律賓聯合銀行的大力投入和支持,使得項目Benja能夠在短短幾個月內成功實現項目目標,并真正地從互操作性的角度全面驗證分布式賬本技術對證券市場傳統流程的積極作用及全生態系統的有利影響,包括如何更好地實現ESG(環境社會治理)和可持續融資業務。我們很高興通過此次合作為全行業提供了一個功能齊全的業務平臺,并期待與更多的業務參與方展開相關合作,為整個行業釋放出更大的價值。”
關于質數斯達克(HashSTACS)
質數斯達克(HashSTACS)是一家由區塊鏈技術專家和金融行業專家所創建的區塊鏈科技公司,公司擁有100%自主研發知識產權的STACS區塊鏈技術,專注于為持牌金融機構提供資產數字化的服務和生態。質數斯達克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區塊鏈金融服務提供商,實現了基于區塊鏈的數字債券發行、托管、交易和清算全流程的合規處理能力,也是我國除了中國結算公司(中證登)、香港聯交所清算所有限公司(香港清算)之外,唯一被批準成為國際證券協會(ISSA)會員的中國企業,同時,也是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合作伙伴。
(新媒體責編:syhz0808)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