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作為一種便捷的交通工具,深受大眾消費群體青睞。據相關調研數據統計,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超過3億,每輛車平均每2至3天就需充電一次。但不規范的使用方式很容易給用戶和社會帶來風險,有關統計數據顯示,80%的電動自行車火災發生于不規范充電的過程中。
安全問題刻不容緩,電動自行車充電樁的升級建設迫在眉睫,而對企業來說,這也就意味著一個龐大的藍海市場。不難想象,通過供應高品質、強保障、服務優的充電樁服務,將能進一步激活充電市場的潛在商機,升級服務效率,提升用戶體驗。
在共享充電樁這個賽道上,有一家名為“天天充電”的品牌就精準切入電動自行車充電樁這個細分領域,用自主創新的產品設計和全方位服務,解決了用戶痛點和安全隱患,同時也讓自身占據了市場的一席之地。
天天充電是一個以高頻“充電”為流量入口,打造電動車全生命周期服務的互聯網平臺,充電服務覆蓋社區、寫字樓、商業區等場景,通過鋪設智能充電樁,為電動自行車用戶提供安全、環保、便捷的充電服務,并以高頻剛需的充電需求作為流量入口,為用戶提供電池、整車以舊換新等服務,形成電動車服務閉環。
自2016年成立以來,天天充電一直站在充電安全的價值角度進行產品迭代和技術研發,如今已獲得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13項,其自主研發的充電樁具有故障自恢復、智能溫度傳感等功能,設備采用工業級高精度芯片,配件精選高通、夏普、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等眾多國際一線品牌,種種質量標準只為了穩定達成安全放心的使用體驗,讓電動自行車市場的安全度和服務效率邁向新高度。
把控質量是基礎,數字化的設備運營更是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天天充電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平臺控制、充電全流程管理等核心技術,使充電設備實現了智能化、互聯化、平臺化。此外,天天充電從客戶信息建立到設備安裝運維、人員管理等,均實現了全鏈條數字化運營,設備狀態清晰可查,由此為民眾進一步打造安全充電的環境,構筑無死角的充電安全防線。
天天充電智能充電樁以安全作為產品核心理念
得益于技術創新,天天充電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在進軍全國市場的過程中,與全球企業賦能平臺天九共享集團達成合作,通過對接天九共享平臺內超百萬優質企業家資源,初步實現了快速搶占全國市場的戰略目標。目前,天天充電的業務覆蓋全國19個省109座城市,鋪設43萬個充電接口,APP用戶量已超260萬人,用戶重復充電率達78%,充電收入以平均每年327%的速度增長,可謂盡享新能源時代紅利,成為共享充電樁市場領域的重磅引領者。
近日,天天充電還參加了由天九共享集團與中國商業聯合會在鄭州共同舉辦的第409屆中國新經濟商機共享大會,并在現場舉辦了區域獨家合作發布會。天天充電的強勁實力和創新模式受到參會企業家的高度認可,引得大家爭先與其簽約。除了天天充電,此屆大會還亮相了華商城配、天朝上品、天麓酒莊、小咖、新界室聯等眾多優質創新項目,作為各自領域的市場創新佼佼者,得到現場企業家的長遠看好。
第409屆中國新經濟商機共享大會上 天天充電吸引諸多企業家與其合作簽約
亮相于大會現場的優質創新項目,能夠反映出天九共享在項目篩選上錨定了創新領域。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天九共享正在加速的創新企業已經超過300家,覆蓋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互聯網+、區塊鏈、新零售、新電商等眾多行業,經過30年發展與積累,天九共享從線上到線下、從國內到國外已擁有遍布全球的超百萬優秀企業家資源,匯聚了大量的資源、人脈和項目,形成了一個從虛擬到實體都能各取所需、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的“企業家大數據平臺”,并能智能化的進行自由流動、多樣組合,實現針對性的資源配置,最終達到合作共贏。
天九共享的成長與成績,是因其持續順應潮流,不斷創新迭代,其打造的“大共享”商業模式是未來商業社會效率升級的重要支撐之一。誠如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李小軍在“2021中國獨角獸嘉年華”開幕式上所言,“雖然外部環境日趨復雜,但我國產業穩中有進、持續轉型的態勢沒有改變,因此,優質獨角獸企業的發掘與打造更顯重要。在此我特別致謝天九共享集團,此次大會切實幫助到了廣大企業家群體,尤其對受疫情沖擊較大的傳統企業而言,將能借此開拓新市場,在下半年打個漂亮的翻身仗。”
經過30年發展,天九共享累積了服務創新企業的深厚經驗,具有對大共享發展時代的精準研判與潛心布局,在推進天九共享全球化發展的同時,也成為全球創新產業的重要引領者之一。
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李小軍指出:疫后時代,優質獨角獸企業的發掘與打造更顯重要
電動車的安全,關乎著民眾百姓的幸福生活指數,天天充電通過深入洞察市場痛點,憑借創新的技術,為民眾打造了一處電動車充電“安全港灣”,同時也進一步開拓了共享充電樁賽道的藍海市場,讓自身獲得全面發展,而這種兼具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的項目,也是天九共享集團一直以來聚焦加速的對象。相信未來將有更多創新項目在天九共享的支持下,得以迅速發展,讓民眾享受更多科技創新帶來的便利,提高民眾的生活質量與幸福指數。
(新媒體責編:zpl05)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