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是現代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隨著政策的完善、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我國傳統高速公路的數字化升級和智慧化建設正在邁入加速階段。
經過30余年的潛心發展,如今的智慧高速發展現狀如何?技術應用上是否有升級創新?能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仍舊面臨哪些桎梏?有哪些發展經驗值得借鑒和參考?
11月30日,在2022騰訊數字生態大會智慧交通專場上,北京中交國通智能交通系統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春雷,四川蜀道智慧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陳非,深圳高速信息科技部總經理丁罕,江蘇沿江高速總工程師曹陽共同進行了題為“智慧高速建設成果分享及未來趨勢研討”的智慧高速高端對話。
與會專家表示,將實時數字孿生、OS操作系統等數字技術應用于高速公路領域,能夠構建更多高速公路智慧場景,使高速公路具備可知、可測、可控、可服務的能力,提高車路協同效率,提升提監管部門管理效能,讓車輛運行更安全舒暢,讓公眾出行更便捷愉快。
安全與效率是智慧高速要解決的核心命題
從2010年左右,四川就開始嘗試智慧高速的探索。陳非表示,做智慧高速是希望能夠讓汽車在高速公路行駛時更安全。此外,與沿海省份不同,四川的高速公路使用率相對較少,希望通過高速公路的智慧化,讓更多地司機選擇高速公路,提高行車效率。
丁罕和曹陽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丁罕表示,希望能夠運用數字技術,使得高速公路具備可知、可測、可控、可服務的能力,最終的結果就是實現運行更安全舒暢,讓公眾出行更便捷愉快,讓道路運營方實現管理更高效智能、綠色經濟。
曹陽強調,江蘇的高速公路流量比較大,智慧高速主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管理效能和管理效率的問題,即“從當初的數據孤島到現在的互通互聯,從過去的各自分散到現在的一盤棋”。
智慧高速發展瓶頸:基礎設施數字化水平薄弱 業務割裂形成數據孤島
當前,全國各地智慧高速建設勢頭迅猛,但在成果斐然的同時,也依然存在諸多短板。
陳非認為,目前我國智慧高速建設普遍存在基礎設施數字化條件相對薄弱的問題,如通訊網、能源網的建設,以及相關網絡安全保障等。
此外,高速公路系統復雜,數據底座的建設,也是需要突破的難關。
丁罕表示,從運營和管理者的角度考慮,各單位業務割裂容易形成數據孤島,導致效率低成本高。為此,要提高各參與部門對智慧高速的認識,多方共同營造一個正面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避免各說各話。另外,還要加快智慧高速建設過程中標準的編制工作,比如外場設備、起費標準、效果的評估等;加強高速智慧建設方案的文件設計等能力,全面推進智慧高速運營建設。
曹陽結合自身的經驗,指出建設智慧高速之前,要重點思考兩個問題:第一要想好干什么、建什么、怎么建、怎么用;第二要根據各條路的具體特點進行選擇性的吸收和使用。
場景驅動智慧高速建設,提升公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如何破解高速公路發展難題?專家一致認為,將數字技術應用于高速公路領域是符合智慧高速建設要求的有效手段。雖然各地區高速發展要因地制宜,但是就目前所取得的經驗成果來看,基于不同的高速場景,構建出一套智慧化的高速管理和服務模式,已經成為高速領域突破建設瓶頸和尋求可持續健康發展的有效法門。
丁罕以深高速為例做了詳細的闡述。“從效果方面來說,深圳高速集團與騰訊在機荷高速項目上實現了道路異常事件的識別,能夠利用AI視頻等技術能力,實現識別救援、道路監測等。另外,在高速事故等場景下,我們能夠通過車牌信息鎖定事故位置,解決了高速信號弱等問題,幫助救援人員提高業務效率,”丁罕表示,“另外,我們還實現了高速公路的精細化、集約化管理。通過數字化平臺,實現對路面車輛的統一監控、和統一調度,提高路面通行效率。”
江蘇作為交通大省,車流量大,高速路網復雜。對此,曹陽介紹到:“在指揮調度方面,江蘇通過數字化平臺的鋪設,解決了煙囪式管理的問題。在主動管控方面,江蘇交控通過數字技術實現了匝道的管控。在事件監測場景中,通過視頻的拼接完成對車輛的跟蹤以及報警系統和團霧的檢測,為事故監測提供準確信息支撐。另外,近幾年江蘇正在推進準自由流收費,通過與騰訊聯合打造數字孿生無人值守收費站等方式,緩解交通擁堵,有效提高出行效率。”
針對四川省雨天、大霧等自然環境,陳非也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我們與騰訊合作,通過毫米波雷達、天線等數字技術不斷完善高速公路感知能力。”目前,在四川成都第二繞城高速公路,針對天氣條件復雜、管控手段有限等對通行的影響問題,蜀道集團正與騰訊通過毫米波雷達感知交通流信息,以車機和手機為載體,為用戶推送服務信息,將交通信息實時孿生呈現,為交通參與者創建更完整的“上帝視角”,輔助科學決策。
實時觸達用戶
目前,很多高速公路在運營使用過程中都存在“用戶獲得感不強”的問題。這不禁讓高速公路參與建設者思考:所謂的智慧高速到底智慧在哪里?老百姓行駛在路上,到底有沒有感受到這是一條更加智慧的路?我們應當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在曹陽看來,一直以來,如何提升駕乘人員體驗始終是高速智慧化發展的短板。“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要確保上層準確信息的下發,另一方面則是下層駕乘人員對信息的接收。目前,基于對數據的采集、處理以及及時的下發,我們可以通過App、廣播等渠道下發信息,提高用戶體驗。”
陳非表示,要更好的實現C端觸達,不僅要提升公路的感知能力,還要進一步提升技術能力、服務能力。陳非舉例說到:“比如說,針對ETC用戶,我們可以想辦法把名單建起來,進一步了解用戶的需求,然后給這些用戶畫像,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數據服務,從而滿足用戶對行車安全的需求、政府的需求,并能夠實現企業自身的降本增效”。
實時孿生助力智慧高速提升感知、仿真、決策等能力
高速公路的智慧化背后,是海量的復雜數據和數字化平臺的資源交集。這就需要一種具備極強數據處理和應用能力的技術來從中做好調和。目前來看,數字孿生技術作為現實世界與數字世界的鑰匙和橋梁,正在被廣泛應用于高速公路數字化建設實踐當中。
關于數字孿生技術在高速領域的應用,曹陽認為,第一,高速公路的感知系統是基礎能力。無論是高速公路的算力還是孿生,首先要做好基礎的感知,然后才能實現上層智慧高速建設。第二,融合感知加數字孿生可以為高速公路裝上“慧眼”,這樣就能更好的實現捕捉感知和服務觸達,助力實現高速公路全息感知和高效決策。
丁罕則認為,感知系統最明顯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達到了“可知”的目標。他表示:“當感知系統建設完備以后,我們還要將信息提取出來,在TO C、TO B、TO G各個層面實現車路協同和準全天候的通行、伴隨式信息的服務。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數字孿生技術進行對路網設備的自動識別,利用大數據平臺實現全路網的統一的集中管控、應急指揮調度等”。
目前,騰訊也正在基于實時數字孿生技術助力江蘇、四川、廣州等地智慧高速建設。比如,在廣州,騰訊利用實時孿生技術助力廣清高速智慧升級。新搭建的數字化態勢平臺和孿生平臺,不僅讓廣清高速擁有了一張基于二三維一體化的圖,還能夠實現全天候全軌跡覆蓋、實時準確預警和實時數字孿生服務,具備了“廣覆蓋、低成本、免運維、易保全”等特征,有效提升了廣清高速的行車安全和用戶出行服務體驗。
騰訊數字孿生技術助力廣清高速智慧運營
數據顯示,目前廣清高速雷達目標跟蹤率已超95%,違章停車漏報率為0,準確率100%,報警延時僅為1秒以內。
交通OS實現物理設施和數字平臺上下互聯互通
針對高速公路在物理基礎設施,以及各單位獨立平臺不連通、不統一的現象,陳非認為,隨著高速公路的發展,不管是用戶,還是企業都需要一個強大的系統底座來實現互聯互通建設。“比如我們試圖依靠人工智能減少人工成本,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到底要怎么打通系統之間的連接就成了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一個強大的OS操作系統來解決問題”。
丁罕認為,OS操作系統可以實現建、管、養、運、服全系統、全平臺的數據同源與全生命周期的應用。“它可以帶來最直接的智慧化的應用場景,不僅能夠打通業務流程,更能夠實現我的智慧化的一些場景的業務應用”。
“目前江蘇省正在構建數據中臺和高速大腦,這在某種意義上與OS系統有異曲同工之妙。要實現互聯互通必須有這么一個底座的支撐”,曹陽強調。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