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五屆物流包裝技術發展大會,箱箱共用在中物聯裝備委領導、科研院校資深專家、國內物流包裝研發設計、生產、服務、應用等100余家企業200余名代表的共同見證下重磅發布箱箱共用2022年三大PaaS(包裝即服務)循環服務成果。
箱箱共用創始人兼CEO廖清新受邀出席第五屆物流包裝技術發展大會
箱箱共用關于循環包裝產業的三大發現
在發布會現場,箱箱共用創始人、CEO廖清新在大會發表「ESG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工業包裝大循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主題演講,并基于近二十年的產業洞察分享了對當下中國工業循環包裝行業的三大發現和未來趨勢的研判。
發現一,從1.0循環包裝到4.0包裝循環 數字技術驅動大循環
在箱箱共用看來,中國循環包裝產業歷經了1.0基礎搬運時代(1995~2010年)、2.0自動化階段(2010~2014年)、3.0數字化階段(2014~2020年),并于2020年在雙碳承諾和ESG元年背景下全面進入4.0大循環時代。就具體階段特征而言,1.0階段物流包裝是搬運工具,配合叉車和貨架承擔搬運和存儲的任務;2.0階段物流包裝開始與自動裝配線、AGV、自動庫等一起配合工作,盡管每個系統仍然像一個個孤島,沒有連接在一起,但它們已經可以替代大量勞動力;3.0階段物流包裝開始變為智能終端,不僅具有SaaS等軟件管理系統,同時能夠在循環管理過程中為客戶提供實時的數據對接;4.0階段物流包裝開始承擔循環共用的社會職能,它是一種全鏈路循環能力,在工廠外是一種PaaS(包裝即服務)循環服務能力,到工廠內是一種配合自動化系統對接的能力,助力工廠制造效率提升。可以說,是數字化和物聯網技術的普及推動了循環包裝升級為包裝循環。
發現二,循環包裝與一次性包裝價格“剪刀差”凸顯 ESG加速大循環時代來臨
過去二十年間,一次性包裝原材料和固廢處置成本不斷上揚,從1995年固廢法出臺,到1998年禁止樹木砍伐,再到2015年澳大利亞必和必拓產量放緩導致鐵礦石價格飆升……僅2022年上半年,全球紙漿計劃外供給減量,紙漿價格漲幅已超40%,多重因素推動一次性包裝成本越來越貴。與之相反,在數字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驅動下,循環包裝的使用成本逐年降低,循環包裝相比于一次性包裝可帶來30%~50%的持久成本優化能力。尤其是在ESG和雙碳戰略目標的提出背景下,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了企業的新課題。隨著證監會將ESG信息納入《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指引》,投資者對于ESG管理的關注度也逐步上升。從央企、國企、上市企業到卓越管理的非上市企業,自2020年開始,紛紛制定ESG可持續戰略,其中用循環包裝代替一次性包裝已經被眾多大企業作為ESG戰略實踐的重要舉措和行動。由此,ESG理念全面加速中國物流包裝進入大循環時代。
發現三,用戶在期待包裝循環,而非循環包裝
市場對循環包裝的期待正變為全鏈路循環能力和服務的綜合要求。具體來說,在安全價值層面,對工業企業而言,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循環包裝必須具備相比于百年歷史的一次性包裝更安全、更可靠的技術性能;在成本價值層面,帶來30%以上的持久成本節約;在技術價值層面,必須實現從單一包裝到產線改造、輔助裝備、耗材、配套運營網絡和全鏈路數字化系統的綜合技術方案定制;在數據價值層面,要提供數據接口,與用戶現有數字化系統無縫對接。
箱箱共用深刻感受到,“用戶在期待的是包裝循環,而非簡單的循環包裝”。新時代的工業包裝行業將是技術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資本密集型行業。企業必須通過長周期技術研發和投入,才能滿足市場期待。通過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新技術等自主知識產權創新以及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才能為客戶帶來安全價值、成本價值、技術價值和數據價值。
在演講下半場,箱箱共用正式發布散裝液體與零部件PaaS循環服務、智能包裝及SaaS服務,深入助力中國制造業供應鏈零碳轉型。
箱箱共用·藍綠雙循環——散裝液體PaaS循環服務
針對散裝液體領域行業客戶循環服務需求,箱箱共用創新推出散裝液體循環服務解決方案——藍綠雙循環,為液體行業用戶提供藍循環、綠循環兩種服務選擇。并以“衛生潔凈選綠箱、環保安全選藍箱”為核心價值,重新定義散裝液體循環服務體驗和標準。
針對聚氨酯、丙烯酸乳液、環氧樹脂、潤滑油、油墨等非危化學品行業痛點,箱箱共用結合塑料可折疊“箱中袋”技術推出安全環保的藍循環服務。憑借四重防漏、球閥下排、防結晶、防凝固、防分層技術創新以及匹配自動灌裝線、集裝箱水鐵聯運等多重優勢,讓傳統一次性包裝“高浪費、高成本、高污染、固廢處理難”等核心難題迎刃而解。
針對果汁果醬、乳制品、調味料、食用油、糖漿、化妝品等食品與日化行業痛點,箱箱共用推出潔凈衛生的綠循環服務,箱體不僅具備約1250升超大容量,還兼具FDA塑料材質、雙光面結構等多重優勢,適配零殘留擠推器與可高溫滅菌排放閥解決了傳統一次性包裝易受潮、易銹蝕、易霉變、排放殘留大以及操作維修不便、高成本、高浪費等困擾。
截至目前,箱箱共用已向中國市場投放10萬套智能IBC循環包裝共用資產,通過全球107項液體灌排安全專利技術實現了箱體、耗材、輔助裝備和五金零部件等全系列的自主知識產權的供應鏈能力,并以T+1為運營時效要求,為用戶提供收發洗修耗等一站式循環運營服務。
藍綠雙循環,潔凈中國散裝液體的內循環。
箱箱共用·新干線——零部件PaaS循環服務
針對汽車及家電行業用戶,箱箱共用創新推出零部件循環服務解決方案——新干線,并以“更新技術、更快定制”重新定義零部件行業循環服務新標準。
中國的產業持續在升級,數以萬計的零部件對物流包裝的要求一直在提升,用戶在期待更安全的防護、更多的收容數并高效匹配自動產線與機器人抓取的全新方案,尤其針對電機、電池模組、電芯等自重重、防護要求高的品類,以及電路板、液晶面屏等需防靜電、防塵、防水等包裝要求的高附加值品類,箱箱共用基于多層共擠、高拉伸厚片吸塑、雙層強化吸塑、表面涂層、覆膜等新工藝以及阻燃、防滑、導電等新材料技術創新,為乘用車、重卡、家電等行業帶來工業包裝技術迭代與升級。值得注意的是,新干線的價值不僅體現于新技術應用,更體現在快速測量、快速建模、快速打樣、快速推進測試和量產的全供應鏈時效能力上,以適配零部件行業在質量、柔性、成本、效率等核心目標需求。
新干線,通往用戶目標更快捷的主干道。
箱箱共用·芯循環——智能包裝及SaaS服務
基于RFID射頻識別技術、低功耗藍牙、WIFI、4G、NB-IoT、Sigfox等無線通信技術,箱箱共用“芯循環”以“一個包裝一顆芯”軟硬一體化集成方案為各行各業提供智能包裝產品和數據服務,并提供全生命周期技術實施保障。
“芯循環”技術顧問將在用戶現場協同規劃、設計并部署循環包裝物聯網軟硬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不僅提供數據收集的通路和實時業務數據接口,還將提供分析、報表、智能BI及各類SaaS數據分析定制服務。“芯循環”打通供應鏈全環節,讓實時數據采集不再困難,用一鍵盤庫代替人工盤庫、并讓丟失和閑置的責任界定變得簡單可行,全面提升周轉效率、降低丟失率,并實現了供應鏈上下游用箱結算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讓循環包裝管理更透明,更高效。
芯循環,讓包裝從一次性走向大循環。
事實證明,即使三年疫情也沒能阻擋住循環包裝的鋒芒。政策環境、消費習慣、企業ESG發展理念讓循環包裝產業顯露出巨大的發展動能。
為地球而創新,擁抱大循環時代。箱箱共用將不斷創造更多細分行業專屬的PaaS循環技術和服務,并將與更多產業鏈伙伴攜手,開啟循環包裝黃金十年。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