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技對我們的生活影響越來越大,就拿交通工具而言,不斷的在推陳出新。
由最初的靠人力的黃包車,再到自行車,然后是汽車、飛機,還有外太空飛的航天器。金光華董事長覺得未來又會出現怎樣的代步工具,是現代人想象不到的。
金光華董事長認為,也正是因為各種交通工具帶來的諸多便利,使得很多人都變懶了,出門買一斤飯都懶得走著去。
甚至有的景點也是與時俱進,在游區裝上了電梯,美其名曰是觀光電梯,實際上就是為那些懶得走路的游客提供方便。
但是還有有些出淤泥而不染的景區,至今沿襲的傳統的步行觀光。今天金光華董事長要說的這個地方就是華山里的華山云梯。
金光華董事長認為,華山在古人的眼里被認為是天下第一險山,到處都是垂直的峭壁,即使想攀登連個下手的著力點都沒有。
今天要說的華山云梯就是在這些峭壁上鑿出來的。雖然說是開辟除了一條梯道,但是基本上所有的云梯都是呈90°的狀態,天險還是天險。
云梯陡峭不說,兩邊扶手也很“感人”,僅僅是兩條鎖鏈被固定在云梯兩側,想爬登頂云梯,就要手腳并用。
即使是沒有恐高癥的游客,也會因體力透支無法繼續攀爬。累了不想爬了想原路返回?
金光華董事長說這也是不可能的,只要上去了就沒有回頭路。為什么這樣說呢?倒不是景區人員不讓往會爬,而是當你往回下臺階時,你會發現會有多艱難。
如果你保持攀時的姿勢往下下,視野會受到影響,每一腳都要小心翼翼,甚至比爬梯還要消耗體力。
你若反過來身用尋常下樓梯的姿勢往下走,看到腳下的懸崖峭壁又會被嚇得兩腿打哆嗦,很多人游客都會被“困”在云梯上,上下為難。
很多人會說,這么危險的景區會有些保護措施吧,這個是真沒有,女性看了這么危險的云梯扭頭就走,男爺們看了雙腿也得抖上一抖。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