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國際傳媒中心工程由中國二十二冶集團參與建設,位于北京朝陽公園西南角。結構多為復雜造型,控制軸網均為放射狀及曲線,定位難度大,放線為弧形線,測量難度大、精度要求高。在基礎底板施工期間,業主要求混凝土外觀的評測要達到清水混凝土的標準,相對于傳統的質量驗收而言,這無疑是個挑戰。面對全新、復雜、高端的項目挑戰,項目部技術創新小組成員多方查閱資料,將汽車工業最常用的考量質量的標準“問題數”借鑒到施工中,以掌握每個流水段質量通病等小毛病的數量。項目部反復實驗,并且在拆模后第一時間對混凝土表觀質量進行徹查,進行編號、掛牌。全體參建人員不遺余力地探究每一個出問題多的地方及其原因,搜集相關記錄,建立了一個較為完備的數據庫,而后以優化工藝的方式,嘗試將“問題數”一降再降,最終實現了清水混凝土效果。北京朝陽區質監站檢查人員驗收基礎底板工程時豎起了大拇指說道:“你們的底板反梁用小鋼模作出了清水混凝土的效果,絕對是朝陽區的Number One。”
為了體現對水資源最大化利用,項目在工程四周設環形雨水收集池作為園林灌溉、清洗使用,所有在表皮形成的雨水順著外表的主肋導向建筑底部連續的雨水收集池,經過集中過濾處理后提供藝術水景及庭院澆灌,使節水率達50%以上。完美體現了綠色節能和低碳環保的理念;建筑具有單純柔和的外殼,除了其自身的美學價值之外,也有緩和北京冬季強烈的高層建筑的街道風效應的作用,提供了氣候緩沖空間降低建筑能耗14%,建筑外殼也是一件綠色外衣,提高功能區的舒適。利用數字技術,對外殼和實體功能空間進行量體裁衣,30米高差的煙囪效應,在過渡季形成良好的自然氣流組織,節省能耗14%。其中,BlM技術在該項目復雜建筑工程的設計與建造中被全面系統地應用于綠色節能策略的實施,通過圖形數據的模擬分析和優化,使造型柔和的流線型完全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減少了與環境的沖突,避免了街道風的形成,突出了建筑本身的生態性。(任松)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