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下跌可能加劇需求萎縮效應,國際貿易和各國經濟增長面臨新的不確定性因素。
繼上周出現金融危機以來最大的單周跌幅之后,3月9日,金融市場油價狂瀉31%的慘烈崩盤引發全球關注。
受全球疫情的影響,原油原本就呈現大幅下跌趨勢。3月6日,OPEC與俄羅斯等非OPEC產油國關于進一步減產的會談失敗,OPEC+聯盟面臨崩潰。隨后沙特發起的價格戰引發了國際油價的暴跌和全球金融市場的震蕩。
俄沙之所以談崩,根本原因在于利益分歧:沙特需要進一步減產以維持供需平衡和相對較高的油價,但在OPEC+聯盟機制下,減產需要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積極配合。
而俄羅斯千方百計地降低減產協議對本國石油生產的約束,而其享盡了減產協議的好處卻出力不多。談判沒有解決這一根本問題,沙特由此掀起價格戰。顯然,這一舉動將對國際能源市場、產油國經濟以及世界經濟帶來新的挑戰。
首先,國際能源市場進入新一輪劇烈變動期,沙特發起價格戰將導致全球石油供應進一步過剩,國際油價不可避免地迎來暴跌,甚至可能帶來新一輪破紀錄的低油價周期。
同時,國際能源格局迎來新的洗牌,特別是沙特、俄羅斯和美國這三大超級產油國未來的博弈關系值得高度關注。
價格戰不僅對俄羅斯等傳統產油國有殺傷力,對于美國也是個巨大的威脅。這不僅是因為其頁巖油的生產成本更高,需要高油價,而且面臨競選壓力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也不愿看到股市和經濟數據惡化。
其次,包括沙特和俄羅斯在內的產油國經濟將遭遇嚴峻挑戰。股市震蕩加劇,財政壓力加大,如果超低油價一直持續下去,很多產油國將面臨致命壓力。
最后,油價下跌對于消費國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有利于各國降低生產成本并增加原油儲備,但在世界經濟下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的背景下,這也可能加劇需求萎縮效應,國際貿易和各國經濟增長面臨新的不確定性因素。而基于美國后續可能的金融政策調整,新興與發展中國家也因此可能面臨更大的金融穩定壓力。
沙特發起價格戰造成的市場恐慌可能很快就會過去,但是否能帶來沙特想要的結果并不是沙特一國所能掌控的;國際能源市場動蕩的持續,對于一直塑造自身能源市場穩定錨形象和今年擔任G20主席國的沙特來說也不是好消息。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