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北斗從2000年10月發射第一顆“北斗一號”衛星開始,到2020年6月23日隨著“北斗三號”最后一顆衛星成功發射,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30顆組網衛星部署全部完成,北斗系統經歷了三代技術革新,可為全世界提供高質量的衛星導航信號。中國北斗系統體系的建成,對于鐵路行業技術革新同樣具有重大意義!
智能控制用北斗,運輸更安全!我國第一條按重載鐵路設計的貨運鐵路——浩吉鐵路,在動態檢測中試用了北斗系統,對列車控制系統進行精確定位,以此實現對列車的智能控制。特別是在夜間和雨霧天氣時,司機觀察周邊環境困難,通過北斗高精度定位可以清楚確定列車運行具體位置,保障鐵路運輸效率和安全運輸。
山體監測用北斗,通行更安全!鐵路運輸因其運送量大、速度快、成本較低,是我國重要的客、貨運方式。但由于鐵路沿線地理環境較為復雜,如何做好沿線地質監測預警成為鐵路安全運輸的重中之重。近年來,我國將北斗系統高精度定位功能應用于山區鐵路的減災防災中,通過在山頂上安裝北斗監測終端,就可以利用北斗的高精度感受大山的“脈動”。通過大數據分析,得出山體的變化值和準確部位,之后迅速反饋給安全指揮中心,為第一時間發現和處理隱患提供了可靠保障。
隱患排查用北斗,行駛更安全!地質災害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突發性,特別是鐵路軌道沿線,運送人數多、救援難度大,實現鐵路安全行駛,必須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在汛期到來之前,江蘇省利用北斗定位、無人機三維激光掃描等技術,對省內1000多公里鐵路沿線的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工程地質條件及水文地質條件進行甄別,科學排查安全隱患。
生命安全,重于泰山。為了加強鐵路安全工作和全面提升鐵路安全管理水平,我國將在持續鞏固擴大高鐵安全環境整治成果的前提下,部署開展普速鐵路安全環境整治,并通過建立基于北斗智能巡檢終端的智能安全隱患監控系統,運用大數據構建“人防、物防、技防”一體化鐵路安全隱患防控體系,全力確保鐵路運輸安全暢通和沿線居民生命財產安全。(通訊員:徐鵬、張龍)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