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攝影,都能叫做街拍,也不是所有的街拍,都能叫做藝術。
12月9日,廣州一名大四女孩經朋友提醒發現,自己乘坐地鐵時被人偷拍并上傳至網絡。令她氣憤的是,對方拍攝的焦點始終集中于自己的胸部,還配以侮辱性點評。此后,她私信聯系了視頻發布者,要求對方刪除視頻,不料反而遭到辱罵。最后,她成功利用平臺投訴機制,使對方暫時封號一個月。(《北京青年報》12月16日)
暫時封號一個月,這個處罰未免太輕了點。何況,利用平臺投訴機制使對方封號,終究治標不治本,如果換一個地方,這名博主依舊是“一位好漢”,他的偷拍素材依舊會有市場。在各種網站、客戶端上,打著街拍名義發布偷拍影像的人不在少數。
當然,并非所有的攝影愛好者都在打著街拍的名義搞偷拍。正規軍還是有的,但恰恰是那么一部分“偽軍”,在給攝影圈抹黑。比如,在一些人流量特別大的地方,所謂的“攝影師”們,可謂數不勝數。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攝影,都能叫做街拍,也不是所有的街拍,都能叫做藝術。
街拍和偷拍之間有著本質區別。前者多是帶著攝影的目的,要么是為了提升攝影師自己的技術,要么是為了記錄人和物的某個狀態、某個時刻,但后者就不一樣了,帶著娛樂、戲謔的目的,無異于“耍流氓”。并且,令雙方愉悅且建立在道德基礎之上的才叫街拍,如果僅僅是出于一廂情愿,或者為了滿足一些人的窺私欲,那叫偷拍,既登不上“大雅之堂”,也很難說是君子所為。
如今在一些網絡平臺上,偷拍他人還理直氣壯評頭論足的例子,幾乎比比皆是。其中,有幾種現象值得注意,一方面,當這些偷拍他人的信息被放在網上時,很多時候并沒有迎來網民的抵制和質疑,反而是一些低俗評論、無下限無節操的戲謔調侃占了上風。
另一方面,當被偷拍者覺得自己權益受損時,很難找到一個合理的維權渠道,甚至還會招來他人辱罵和非議,“長得漂亮的才能被拍,拍你是你的榮幸”“要不是你穿得少,怎么會拍你,穿得少,不就是為了讓人看嗎……”可見,“直男癌患者”在虛擬空間內大有人在。
這就引申出另外一個問題:如何化解“被偷拍者”的維權困境。從道德層面,我很贊成當事女孩說的那句話,“放棄維權并不意味著自己認可了這種理論”。即我怎么穿是我的權利,我可以性感,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可以來拍我。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一個女孩,穿漂亮的衣服、顯示自己身材,是她個人的自由,如果欣賞,請保持遠觀,不要“褻玩”,而如果不懂尊重,請立刻放下你手中的相機。
而站在法律層面來理解,還是得說到取證難以及受害者不愿被曝光的問題。偷拍自然是涉嫌侵權的,但是要維權,對于被偷拍的女性來說,則面臨舉證難的情況。一是被拍的女性大多不知道自己被拍,就算知情,也很難當場反應;二是面對高成本維權、低成本違法的現狀,能夠鍥而不舍地站出來較真的人,終究只是少數。
所以,看待偷拍亂象,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將其當做個例,也不能僅對視頻發布者封號了事。如果網絡平臺并未盡到審查義務或未及時刪除,也需承擔連帶責任,當然,前提是要讓受害者敢于維權,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照片怎么拍,角度怎么調,是相機的事,但隱私權屬于被拍攝者,沒有同意拍攝和發布,就不能由所謂的攝影師說了算,必須經過被拍攝者同意。否則,隨隨便便一個人,拿著相機出來裝模作樣,都能自稱攝影師在街拍,其荒誕程度可想而知。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