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態文明建設擺上“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戰略位置,到“綠色發展”置于五大發展理念之列;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到“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從“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到強調“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從批示嚴肅查處懲治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破壞、秦嶺違建別墅,再到這次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松勁、不開口子”,習近平總書記如此重視生態環境保護,背后是高瞻遠矚的戰略思想,是對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念茲在茲的牽掛。
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講話,指導性和針對性極強。翻開中央環保督察的整改報告,常會看到這樣的警示:“對環保主體責任認識不到位”“生態環保意識淡薄”。這說明,一些地方對標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要求,認識上有差距、行動上不到位、不徹底。正因如此,總書記此次強調“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對于包括湖南在內的全國其他省份而言,也有進一步端正發展思想、加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現實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幾次來到湖南,心里始終牽掛著湖南人民,對生態文明建設更是殷殷囑托。這些年來,我省以“一湖四水”為主戰場,扎實推進湘江保護和治理“一號重點工程”及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治理,生態文明建設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是之前從來沒有過的。但是,在一些地方和一些人那里,把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割裂開來的錯誤認識還有沒有呢?鋪攤子上項目、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念頭動過沒有呢?認為環境保護搞過頭了、可以緩一緩了的想法是不是在冒頭呢?正如總書記所說,“不能因為經濟發展遇到一點困難,就開始動鋪攤子上項目、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念頭,甚至想方設法突破生態保護紅線。”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保護生態環境得算長遠賬、整體賬,算民心賬、政治賬。“最怕環境換發展,最恨偷排換鈔票”,喝不到潔凈的水,呼吸不到新鮮空氣,住不到宜居環境,那樣的小康顯然不全面,更不是百姓所希望的。
定力見境界,定力見品格,定力顯擔當。去年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提出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奮斗目標:到2035年,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美麗中國。現在離這一目標還有相當距離。當我們開始嘗到生態文明建設甜頭的時候,當污染防治攻堅戰面臨闖關奪隘的時候,最不應該的是淺嘗輒止、半途而廢。
生態環境,破壞容易修復難,污染容易治理難。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底線思維,遵循生態規律,人人努力,久久為功,我們才能讓神州大地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清水護岸、魚翔淺底,鳥語花香、如詩如畫。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