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重型地中海貧血的6歲女童小語欣住進“移植艙”,為骨髓移植手術接受了6天化療之后,意外遭遇供髓者“悔捐”!據《揚子晚報》報道,3月29日,這樣一件令人無比遺憾的事發生在廣州市兒童醫院。孩子已經進了“移植艙”,也為骨髓移植進行了必要的化療,就在全家都以為患兒已經有希望迎來自己新生的時候,卻不得不面臨骨髓捐獻者殘酷的“悔捐”,這必然會讓患兒及家人在感情上難以接受。
根據我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及《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管理規范》,骨髓捐獻志愿者在任何時候可以完全自愿地選擇是否捐獻骨髓,其身份資料不得被泄露。這也是全世界正規造血干細胞捐獻配對組織的通行規定。此外,在骨髓捐獻者必須簽署的《志愿捐獻造血干細胞同意書》中,也沒有關于臨時反悔的約束性條款,不可追究其法律責任。
即便接受骨髓移植的患者躺在了手術臺上,最后一刻捐獻者反悔了,我們也只能接受這樣的結果,而不能對悔捐者進行道德綁架或逼捐。
在相關業內人士看來,降低造血干細胞捐獻流失率和反悔率的有效辦法是,每一位志愿捐獻者在登記時,要認真了解血液科學知識和相關常識,熟悉捐獻流程,做好配偶和直系親屬的思想工作,以保證與患者配型相合時能夠做到義無反顧。而要做到這一點,一方面需要捐獻者對自身的捐獻行為有著客觀、科學的認識,避免臨到配型成功,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準備好,最終“悔捐”。
另一方面,則需要組織骨髓捐獻的相關部門、機構和組織把工作做好做實做到位。最主要的就是向有意愿進行骨髓捐獻者進行充分的相關醫學知識的普及,尤其是讓他們對參加骨髓捐獻后對身體有無影響,影響程度等,做到客觀、真實告知,然后把選擇權交給潛在的捐獻者。
我們一定要對這個問題給予足夠重視,以挽救生命的名義來減少骨髓以及其他器官“悔捐”現象的發生。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