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不少APP在用戶購買服務時,對于自動續費沒有明確提示,有的甚至默認勾選。當用戶想要取消時,則困難重重。
手機APP“自動續費”,其實已經是老話題了。此前已有各種“揭秘”,一哄而上地聲討亦為數不少。結果呢?應該說,還是有很大成效。一方面,很多APP“良心發現”,在收費方面趨于規范,對于自動續費選項會予以明確提醒。另一方面,交過“學費”,再加上經過多輪宣傳報道,消費者也“精”了不少,在購買APP會員服務時,已具備跟套路過幾招的能力。
當然,不可否認,APP“自動續費”的問題仍沒有根本好轉。一些商家還是逾越底線,寧愿被批、挨罵也要跪著掙錢;尤其為了將利益最大化,在以“套路留人”方面煞費苦心,取消續費的按鈕“深藏不露”,讓人無所適從。說到底,利益熏心是幕后最大的推手。
近年來,APP付費用戶數量呈逐年攀升之勢,市場規模也愈發龐大。正因此,“自動續費”絕非小事,將這個侵犯消費者權益“坑”填好、填平,不僅事關用戶體驗,更影響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
所以,“坑”怎么填?
首先,力度不大不行。從過往經驗來看,治理APP的各種套路,不下一番力氣根本撼動不了一些APP的厚臉皮。而加大力度,就是要“重”,重拳出擊,用雷霆手段。比如針對亂收費、過度采集用戶信息、信息泄露等近年來暴露的APP亂象,來一場集中清理、整頓,鼓勵用戶投訴舉報、提供證據,對違法行為見一個罰一個、曝光一個,絕不姑息。此外,要更嚴。APP的套路、貓膩,都屬于明目張膽,所以可考慮強化事前監管,以常態化抽查、抽檢,讓熱衷“挖坑”的APP根本走不到消費者面前。
其次,規則不細也不好辦。治理APP“自動續費”,并不缺相關法規。比如今年實行的電子商務法明確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什么才算“顯著”?在商家看來,蠅頭小字已經很“顯著”了,已經盡了告知的義務。對消費者來說,只要沒看到、沒注意,都屬于騙人。對此,不妨細化再細化,對會員付費的相關宣傳、字號、位置、取消設置等都有明確要求——規則越清晰,可鉆的空子也就越小。
當然,外部監管只能治標,歸根結底還得靠自覺。當前,APP各細分領域無不競爭激烈,任何“得罪”消費者的舉動,都無異于自毀“錢”途。欲謀長遠,就請在每個細節上厚待消費者;只想不擇手段賺取利益,那么恭喜,市場不會有你的容身之地。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