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吸引高分考生報考,近年來不少高校都設立了新生獎學金制度。根據部分高校近期發布的招生宣傳信息,今年有多所廣東省內高校推出了新生獎學金制度。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最高能達到30萬元/人;廣州大學面向新生設立10萬、5萬、2萬元的一次性獎勵金,鼓勵優秀考生報考;廣東醫科大學的特等獎學金也達到了10萬元/人。
新生獎學金制度在國內較高水平以上的大學中比較普遍,早在2010年,北大清華就推出了優秀新生獎學金,最高獎勵5萬元。廣東省內的高校更是呈遍地開花之勢,早在2016年,暨南大學的新生獎學金特等獎就達到了10萬元,華南農業大學最高獎勵8萬元,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則是高達20萬元;去年,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推出的新生獎學金最高獎勵10萬元,被網友驚嘆稱為“土豪大學”。考慮到廣東省經濟發達,其省內高校新生獎學金標準普遍較高,并不為奇。
以高額新生獎學金吸引優秀生源,是一種“國際慣例”,這在國外高水平大學中也較為普遍。隨著國際上知名大學建設的齊頭并進,對優秀生源提供高額獎學金被視為爭奪生源的一大法寶。我們在經歷了高等教育的規模化擴張之后,在內涵式發展建設的過程中,未來同水平段大學之間的優質生源競爭,恐怕也跳不出獎學金的比拼。大學以新生獎學金制度吸引優質生源,優秀考生選擇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這種雙向選擇顯然有利于大學的人才培養質量和學子們的成長。
目前國內一些較高水平的大學,其辦學經費來源已不再單一,除了財政按照生均培養成本的撥款之外,校友捐贈、企業贊助、科技成果轉化等多種非財政投資也越來越多。在財政撥款兜底普惠性與公平性的基礎上,大學以校友捐贈或者企業贊助的資金設立新生獎學金,并無不妥,這也是大學辦學自主權的體現。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學設立新生獎學金,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該所大學綜合實力的表現。
然而,面對動輒幾十萬元的新生獎學金,總不免令人產生以高額獎金強行“掐尖”或“攬才”之感。國內很多大學的新生獎學金,都是單一地以新生戶籍所在省份的高考成績排名,來確定申請條件和獎勵標準的。這當然能夠保證公正和可操作性,但是卻不免顯得評價標準過于單一,而在唯一強調高考成績排名的同時,也就有了以高額獎學金搶奪生源的嫌疑。
新生獎學金制度是一個舶來品,其在國外大學中有一個評價體系。國內大學建立新生獎學金制度,當然是一種進步。只是,應該在逐漸完善和成熟中尋求更為正確的打開方式,比如結合學校的辦學定位、優勢方向、需求程度以及考生的志愿狀況、家庭條件等等,形成一套較為豐富、多元的申請條件和評價體系。科學的新生獎學金評價體系也是學校辦學理念的表現渠道,而這,同樣是吸引考生報考的因素之一。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