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摩拜被美團收購以及ofo陷入資金困境,整個社會對共享經濟的熱情也迅速冷卻。在很多追逐者眼中,共享風口已過,而那些堆積如山的廢棄自行車就是給它頒發的最佳死亡證明。
不過,細心的人也不難發現,雖然街頭的共享單車數量已今非昔比,但它依然活躍在我們的生活中,包括筆者在內的許多出行族,仍舊經常選擇共享單車出行,并將其作為完成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交通工具。共享單車還活著,主要是因為這樣短途出行的需求是真實且經常性的。
有人也許會問,既然我們對共享單車有真實且高頻需求,那為什么前一輪的共享單車創業會輸得如此之慘?這其實與當初對共享單車商業模式的理解有關。 最早的共享單車入局者遵循的是一種互聯網商業思維,在他們看來,共享單車和線上公司一樣,最重要的是在最短時間內實現擴張,打敗對手,并最終占據行業壟斷地位,因為只要實現了壟斷,用戶變現和企業盈利就會變成一件遲早的事。正是在這樣的邏輯指導下,以摩拜和ofo為首的共享單車一方面展開搶地盤式的瘋狂車輛投放,另外一方面則采取各種低價甚至免費策略來補貼消費者,為的就是以最快速度增加用戶數量。
但這種做法有兩個缺陷:一是高額投入和低營收會導致企業巨額虧損,二則在于片面追求規模卻忽略了運營效率和服務體驗。這些缺陷帶來多重風險,比如,持續虧損會加劇資金鏈的緊張程度,一旦出現融資困難,企業生存就可能遭遇挑戰;大量的投放導致車輛供過于求,每輛車的使用頻次直線下降,這就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此外,對服務體驗的忽略也最終導致用戶用腳投票。摩拜最終委身美團,ofo從巔峰衰落,都是因為沒能克服這些風險。
所幸的是,泡沫過后的共享單車競爭者都開始吸取這方面的教訓,它們不再片面追求規模擴張,不再進行資源浪費型的產品投放。相反,這些活下來的公司開始縮減車輛規模,并把重點放在每輛車的使用效率提升上。除此之外,共享單車的使用價格正在逐漸恢復到一個企業和用戶雙方都能承受的合理水平上。 如果說前一輪共享單車的失敗根源在于忽視了線下和線上服務的差異性, 如今的共享單車則開始注重互聯網數據匹配和線下集約經營的優勢結合。
需求導致供給,更好的供給促進更具黏性的需求,這是共享單車仍能繼續存在的最重要理由。但是現在說它能夠鳳凰涅槃確實也為時尚早。 截至目前,共享單車的總體使用率仍未達到預期水平,能夠實現盈虧平衡的企業還不多,更不用說盈利了。共享單車的發展仍然任重道遠。
但樂觀的一面是,如今大多數共享單車服務正在變成大公司的一項延伸或者配套服務,從一個單獨業務逐漸轉變為整個商業生態的一個小而美的組成部分。這樣的好處是它可以少一些盈利壓力,而更多地成為一個企業連接用戶的入口。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