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連秦嶺、南接云貴高原、東鄰大巴山、西靠青藏高原,省內雪山、平原、盆地遍布,大小河流1400余條,特殊的地勢地貌,讓1300年前的唐代大詩人李白,發出了“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感慨。
1000多年過去,“蜀道難”已經徹底成為歷史。最新數據顯示,四川公路總里程達到39.9萬公里、居中國第一,其中高速公路總里程為8727公里,居中國第三。四川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大省”,并朝著“交通強省”大踏步邁進。
“交通強省”離不開數字化的浪潮。四川從2017年就開始通過基礎數據采集與現代化治理的方式,完成了對智慧高速領域的初步探索。此外,去年發布的《四川省“十四五”交通運輸信息化規劃》明確指出,建設成都繞城、成都第二繞城、成宜高速、峨漢高速、成綿高速擴容等智慧高速公路,推動智慧高速全路段車路協同等應用。
在四川建設智慧高速的過程中,騰訊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依托在云計算、數字地圖、大數據、AI、游戲等核心技術領域的深厚沉淀,構建了一整套完善的數字底座能力體系,助力四川高速高質量發展。
實時孿生+交通OS,雙輪驅動蜀道高速智慧升級
今年7月,騰訊發布以“實時孿生+交通OS”為雙輪驅動的全新智慧高速解決方案。該方案已經在成都二繞智慧高速項目中落地應用。
騰訊智慧高速解決方案總體框架
四川省因大霧等天氣原因,每年約有50-80天不利于出行。騰訊與蜀道集團正在合作的智慧高速項目,打造了業界首個純雷達的技術方案,減少了過去對視覺感知的過度依賴,實現了全天候、免維護的實時感知。
四川數字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數字”)黨總支委員、董事、副總經理(主持工作)、未來交通工程院院長陳墾表示,四川天氣多變,如果是過去視頻為主、AI做輔助決策的技術方案,在夜間、霧天等條件下,管控手段是有限的,對通行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騰訊通過毫米波雷達感知交通流信息,以車機和手機為載體,為用戶推送服務信息,將交通信息實時孿生呈現,在可視條件不佳的天氣情況下,減少交通運行的外界干擾,為交通參與者創建更完整的“上帝視角”,提供及時和準確的交通引導服務。
交通信息預警
此外,據陳墾介紹,騰訊實時孿生+交通OS的技術能力還能夠助力蜀道全面提升對高速事件感知的精準度和覆蓋的距離、寬度和深度。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我們可以把路上巡查大隊和40多位路巡人員取消掉,通過實時孿生等數字化自動感知能力,實現交通事故自動發現、主動處置等。此外,依托這種感知能力,還可以對道路養護,以及企業的綜合管控的能力等等進行提升。”陳墾表示。
以場景為驅動,打造讓人民有獲得感的智慧高速
在智慧交通領域,騰訊始終強調以應用場景驅動,打造可持續運營閉環,其中惡劣天氣下的安全駕駛、危險預警,隧道突發事故響應、收費站快速通行等,都是高速公路典型的應用場景。
建設智慧高速,最迫切解決的一個議題就是安全。相關統計數據表明,從形成到發生次生交通事故,5分鐘以內發生的,約占60%,5至10分鐘內發生的占20%。因此,如何杜絕高速公路二次事故的產生,成為了解決高速安全問題的核心。
針對這類場景的發生,騰訊智慧交通副總裁謝建家表示,騰訊在成都二繞項目中,通過搭建雷達和攝像頭,建立了實時孿生的感知系統,當路面發生事故的時候,這條路能夠立馬實現路側信息感知并通過車路協同將信息下發到車輛單位,避免事故的發生。
騰訊數字孿生技術支持全天候感知、車道級孿生
另外,由于四川地區經常發生地震、暴雨等自然現象,導致高速公路路段時常會出現山體滑坡事件。為此,騰訊聯合蜀道集團在容易發生事故的高速山坡上設置了傳感器,一旦有發生異樣的可能時,傳感器可以及時將信息傳到高速運營管控實時孿生平臺,并輔助交通管理部門進行合理的決策調度。
圍繞行業應用生態建設,騰訊還助力蜀道進一步降低了開發門檻和數據共享成本,幫助開發者便捷高效的使用成都二繞西高速的數字化資產,以低代碼甚至無代碼的方式,快速實現業務應用的構建、部署、擴展,解決IT技術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騰訊交通OS系統為行業百花齊放的科技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更多開發者將創新技術和產品匯聚到交通OS上,形成豐富的應用生態。騰訊在這個方向上,扮演了生態的助推者,或者是孵化者的身份。
謝建家表示,在智慧高速的場景應用上面,還有非常大的空間去拓展,騰訊會和這個行業的生態伙伴一起參與建設,為四川智慧高速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新媒體責編:pl202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