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用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連續多個月突破50%,正在加速走入千家萬戶;在賽車運動領域,素有“電動F1”之稱的ABB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世界錦標賽(Formula E,簡稱“電動方程式”、FE)也在經歷多次技術和賽制升級后,越來越具有觀賞性了。
前不久,電動方程式第11賽季開幕賽在巴西圣保羅成功舉行。在這里,新的GEN3 Evo賽車首次應用于正式比賽,以更強悍、更敏捷、更可靠的特性,在復雜的賽道環境和高溫、高濕氣候中完成了激動人心的比賽。這其中也有韓泰輪胎的功勞,作為電動方程式獨家技術合作伙伴和輪胎供應商,韓泰為GEN3 Evo賽車量身開發了新的GEN3 Evo iON賽車輪胎,為車輛提供了更充足的抓地力,并且可靠耐用,支撐賽車狂飆全場。
GEN3 Evo新賽車有哪些強大之處?
最新的GEN3 Evo賽車是國際汽聯(FIA)聯手全球頂尖汽車制造商打造的新一代電動方程式賽車,標志著電動賽車技術的重大飛躍。新賽車于2024年1月份首次亮相,1.86秒的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讓它成為“加速最快的FIA單座賽車”(源于FIA和Formula E官網報道)。
- 加速最快的 FIA 單座賽車 – 能夠在 1.82 秒內達到 0-60 英里/小時(0-100 公里/小時僅需1.86 秒),比目前的 F1 賽車快 30%。(數據源于FIA和Formula E官網報道)
- 更快、更強、更敏捷 – 性能比 GEN3 提升了大約 2%,看似不多,但對于頂尖賽車2%的性能提升相當難得,相當于在摩納哥賽道上的排位賽圈速快了 2 秒。(數據源于FIA和Formula E官網報道)
- 更精簡、 更可靠 – 激進的新車身套件旨在更堅固、更可靠、更符合空氣動力學特性,支撐更激烈的輪對輪比賽(Wheel to wheel,強調兩車貼得更近,幾乎輪胎相碰)。
- 全輪驅動 (AWD) – 電動方程式賽車首次使用全輪驅動,在排位賽決斗、比賽開始和攻擊模式期間可用。此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加速和控制能力,提升了關鍵比賽時刻的快感,并加劇了車手的競爭。AWD 增強了性能和策略,為車手和車迷提供了更激動人心的比賽。
- 更好的抓地力 – 更強大的賽車性能,更快的加速度,和更激烈的全輪驅動,對賽車的抓地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韓泰為此開發了新的GEN3 Evo iON賽車輪胎,抓地力相較此前的輪胎提升了約5-10%,而且可持續材料的使用比例提升到了 35%。(數據源于FIA和Formula E官網報道)
韓泰GEN3 Evo iON賽車輪胎不負眾望
韓泰輪胎從22/23賽季開始成為電動方程式獨家技術合作伙伴和輪胎供應商,肩負起為新的GEN3賽車(第三代賽車)和后續賽車版本供應優秀輪胎的重任。事實證明,韓泰iON賽車輪胎干得相當不錯,受到了國際汽聯和各車隊以及車手們的廣泛肯定。
第九賽季正式啟用的GEN3賽車是電動方程式歷史上一次重大升級,與GEN2相比,最大功率提升了100kW,能量回收率提升了超過15%,最高速度提升了40km/h、達到了320km/h。性能重大提升對輪胎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新輪胎必須抓地力更好,而且更堅固、可靠、耐用,因為電動方程式是一套輪胎跑滿全場,中間是不更換輪胎的。最終韓泰iON賽車輪胎以兩個賽季的卓越表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2024年,面對GEN3 Evo新賽車在性能上的再度提升,韓泰針對性地開發出GEN3 Evo iON賽車輪胎,支撐賽車更快加速、更激烈角逐。新輪胎使用了高耐熱、高穩定性的特殊工程纖維材料,與天然橡膠組合,進一步強化了抓地力,并實現了更持久的耐用性。在性能進一步提升的情況下,輪胎使用的可持續材料比例還進一步提升了,從原先的30%提升到了35%,讓比賽更賞心悅目之余,更多了幾分對環境的親和。
電動方程式第11賽季已經拉開帷幕,新賽車、新輪胎帶來的更精彩比賽現場,將在為期16輪的比賽中不斷振奮賽車迷們的神經。其中也包括將在5月31日-6月1日舉行的第10、11輪上海站比賽(根據Formula E最新賽事日歷)。韓泰輪胎作為新能源輪胎領域的佼佼者,將助力各車隊賽車手們,為全球觀眾奉上精彩絕倫的純電動競速盛宴。
(新媒體責編:wa1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