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金屬作為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新材料,隨著其工藝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已逐步在消費電子、醫療器械、汽車、體育用品等眾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市場空間也在逐步打開。就目前而言,液態金屬銷售增長最快的領域來自折疊屏手機鉸鏈,而折疊屏手機市場的爆發也有望為液態金屬行業打開巨大增長空間。
鋯基液態金屬折疊屏手機平整順滑折疊性能更上一層
據悉,有國內龍頭手機廠商連續幾代折疊屏手機的鉸鏈都采用了液態金屬結構件。液態金屬材料的使用,讓其生產的折疊屏手機不僅彎折半徑更小,而且極致輕薄,屏幕也更加平整。該公司折疊屏手機之所以能夠實現更好的平整度,與鋯基液態金屬鉸鏈的應用密切相關,因為其新一代的水滴鉸鏈將所有的MIM和高強鋼結構件組裝到非晶(液態金屬)主軸上,對主軸的強度、精度和耐磨性能要求非常高,這使得一個轉軸結構件上有近10個尺寸的精度要求達到了加工行業的頂尖水平?梢哉f,鋯基液態金屬轉軸結構件為折疊屏手機能夠更好地實現平整、順滑折疊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貢獻。
公開信息顯示,液體金屬材料是一種擁有獨特的非結晶分子結構額較低的熔點的金屬材料,它的強度是鎂鋁合金的10倍以上,是不銹鋼、鈦合金的2倍以上,硬度也是鎂鋁合金的10倍以上,是不銹鋼、鈦合金的1.5倍以上,在磁性、耐蝕性、耐磨性等方面也大幅優于其他金屬。除此之外,液態金屬還有一大優勢是熔融后的塑形性能非常好,使它的鑄造過程更加類似于塑料而非金屬,可以更方便的打造為各種形態的精密產品。
應用到折疊屏手機鉸鏈上,鋯基液態金屬的折疊屏手機鉸鏈能夠在厚度較小的情況下達到鉸鏈支撐折疊屏手機的強度和精度的要求,同時由于液態金屬本身卓越的彈性變形能力,使產品的疲勞性能遠遠好于其他材料,不急可以極大提升折疊屏手機的抗摔耐磨性能和彎折壽命,還能使疊屏手機在平整度和美觀度方面更具優勢。
宜安科技是全球最大的液態金屬制造商之一
折疊屏手機的關鍵零部件包括柔性顯示屏、鉸鏈、保護蓋板、觸控導電材料、結構設計等,其中柔性顯示屏和鉸鏈被認為是區別于傳統手機的最關鍵的兩大技術。折疊屏轉軸鉸鏈是由多個互鎖齒輪組成,可提供精確的運動控制,在折疊智能終端的無縫貼合中起著關鍵作用。在工藝上,折疊屏手機鉸鏈由多個零部件組合集成,需要的十多種金屬零件成型以及MIM、沖壓、液態金屬等多種工藝成型,工藝極為復雜,往往需要多家供應商配合完成。
從具體分工看,鉸鏈的整體設計一般由手機整機廠商完成,各結構件則根據需求找不同的上游供應商研發制造。比如H公司連續幾代折疊屏手機鉸鏈的液態金屬結構件都是由A股上市公司宜安科技(300328.SZ)研發和制造,MIM零部件由精研科技等公司(300709.SZ)供應。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其他部件,液態金屬的工藝門檻極高,目前國內成規模的生產企業少之又少,僅有宜安科技、常州世竟等少數企業。其中宜安科技是中國乃至全球在液態金屬產業化方面走在最前列的公司之一,公司早在10多年前就開始專注液態金屬研發和產業化,在液態金屬成分、成型技術設備等多個方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擁有中國最大規模鋯基液態金屬生產線,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汽車、消費電子、手表、醫療器械、體育用品等多個領域。在折疊屏手機鉸鏈領域,宜安科技是全球少數幾家能夠研發并規;a鋯基液態金屬折疊屏鉸鏈的企業,已為國內領先的折疊屏手機廠商H公司提供了幾代產品的液態金屬鉸鏈。除H公司外,宜安科技還在與多家手機企業進行鉸鏈方面的合作,依據互動易信息,宜安科技的液態金屬鉸鏈已和5家客戶展開了合作,還有一些客戶正在共同進行產品開發。
機構預測折疊屏手機市場將高速增長
依據中信證券研究報告,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由2018年19.8萬臺增長至2020年的280萬臺,2021年有望達750萬臺(同比+188%),之后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到2025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有望超過6500臺,2020年—2025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90%以上。
品牌方面,三星、華為作為目前全球折疊屏領域的霸主,未來依舊有望表現強勢,但隨著小米、OPPO、VIVO、榮譽等新品牌先后在折疊屏領域發力,未來市場競爭或進一步加劇,但更激烈的競爭也會加速折疊屏手機市場的整體成長。
值得關注的是,全球消費電子行業霸主蘋果預計將在2023年首次推出折疊屏手機,蘋果的強勢入局可能會進一步催化折疊屏手機市場的發展,成為未來高端折疊屏手機市場最大變量。中信證券預測,蘋果2023年推出首款折疊屏手機當年發出貨有望達到1000萬臺。
中信證券認為,盡管行業目前還面臨結構設計、柔性模組、鉸鏈、產品生態等發展難點,但后續迭代升級將加速,因此看好整體行業增長空間及相關產業鏈公司。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