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塑料使用2021年,我國綠色塑料產業進入發力期,國家密集出臺了《“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和《“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等促進塑料綠色發展的政策。綠色浪潮來臨,未來10~15年綠色塑料將迎來發展機遇期,經過兩年的市場自由生長,綠時袋在行業已成掎角之勢。
據相關數據統計局分析,發展可降解塑料來解決“白色污染”問題已成為投資熱點,預計2030年可降解塑料的市場空間在400萬~500萬噸。在此政策背景下,綠時袋集團及分公司全體團隊秉承讓天下沒有白色污染的社會使命,以環保事業為立足點,以符合國家政策為導向,以民生、高頻、剛需為企業的發展方向,以互聯網思維方式重新布局環保行業,為社會提供有效的環保解決方案。
把握低碳硬實力
綠時袋集團與中盛新材達成了深度的戰略合作。后者作為一家專注于PET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包裝材料領域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擁有三十年行業經驗,在行業細分領域名列前茅。
綠時袋集團董事長姜俊超先生表示:“中盛新材料與綠時袋正式攜手共進,雙方將在產品提供、資源互利等多領域,多方面建立合作。綠時袋將把握機遇,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實力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早日成為科技環保領域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領軍型企業。”
規劃低碳軟實力
低碳革命孕育新的生產力,首先考慮的是生態生產力。通過驅動低碳經濟發展,來帶動整個產業鏈的消費者流動,形成消費閉環與消費鏈路延伸,是綠時袋最拿手的成績。
目前,綠時袋已經在全國5000多個地區,投放上億個環保袋,惠及千萬個小微商家。將消費者與商家,通過一只小小的環保袋鏈接起來,并持續、深入的提供后續商家服務,對商家與消費者來說是共贏的選擇,對綠時袋來說,更是長遠的市場戰略布局。
低碳經濟的價值再創造,將成為這一行業的企業引擎。誰能將產業生產力與生態生產力有機統一起來,達到經濟、社會與生態的共贏,誰就是這一經濟業態的贏家。綠時袋集團的玩法,對這一賽道的后來者,有極好的借鑒作用。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