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在長春愛爾眼科醫院,有14名勇士,他們是父母心疼的孩子,是孩子依賴的父母,是伴侶依靠的愛人。3月24日晚上,他們肩負著抗擊疫情的光榮使命,來到中韓合作示范區方艙隔離點,負責整個方艙的“開荒”,及部分區域隔離人員的接管工作,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
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經驗少的現實情況,他們充分發揚使命擔當的拼搏精神,通過不懈努力,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得到了方艙隔離點領導的高度評價與認可。這是他們作為醫者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的擔當,也是他們愛的奉獻。3月24日至今,醫療隊共接管兩批隔離人員,合計240人,約占入艙總人數的30%。自開艙至今,沒有發生一例醫務人員和志愿者感染的病例。
“入艙頭三天,我們每人平均只睡了8個小時,我們之前從未參與過一線抗疫工作。除了累,更覺得是一次挑戰,責任重大。”長春愛爾醫療隊隊長、白內障科醫生鄧晰澤說道。
“入艙以來,面臨的挑戰是什么?目前艙內情況如何?出艙后有何心愿?”帶著這些問題,小編與鄧晰澤,醫療隊院感負責人、屈光手術科護士墨秋梅,醫療隊隊員、白內障科醫生黃敬喜,醫療隊隊員、綜合手術室護士高遠達進行了深度對話,了解了他們在方艙隔離點的所見所聞所想。
小編:近一個月的工作應該非常忙碌,目前醫療隊所在的方艙隔離點有多大面積,能容納多少隔離人員?目前,有多少隔離人員入艙?
鄧晰澤(隊長):方艙隔離點總占地面積2萬余平米,分5個艙,每批次多的可容納400余人,目前已接近滿艙。我們一開始接管的是一個可容納52人的小艙,因在工作流程和管理方面表現突出,上級領導給我們指派了更為艱巨的任務,承接21號艙。
這是個新艙,也是兩個大艙之一,占地6000平米,前一批次共接管105人,目前,前一批隔離人員已解除隔離出艙(包括11名陽性人員和94名安全人員)。4月20日,我們又迎來了第二批隔離人員,共106人,已順利入艙
小編:這次您主要負責什么工作?團隊如何分工協作?
鄧晰澤(隊長):我主要擔任隊長職務,負責整個艙內的工作流程,并協助院感制定方艙的相關制度。艙內的所有事務,小到隔離房間的門鎖、水池和馬桶是否使用正常,生活物品是否缺乏,大到艙內隔離人員、醫務人員及志愿者的感染防控等,事無巨細,我們都要——安排好、管理好,保證方艙內所有人員的生命安全。之前我們未參加過方艙隔離點的醫護工作,起初因缺乏經驗,對大多數工作內容并不了解,但越不了解,越要苦下功夫。
入艙前一天晚上,我們連夜開會培訓,再三梳理工作流程,反復練習穿脫防護服,并制定了輪班制度,每6小時一班。
小編:這是長春市初次由民營醫院醫療隊作為開荒部隊進入方艙隔離點嗎?為什么會選擇愛爾眼科擔起重任?
鄧晰澤(隊長):據了解,目前,長春愛爾方艙醫療隊不僅是初次以民營醫院為首,作為開荒部隊進入方艙隔離點,也是初次由民營醫院指導方艙院感工作的醫療隊。之所以選擇愛爾眼科擔此重任,源于愛爾眼科在長春建院十余年的歷史,深受春城人民的信賴。
此次長春疫情蔓延迅速,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更有能力擔當大任,我們會用實際行動守護全市人民生命安全,不辜負人民對我們的信任。
小編:初次進入方艙工作,醫療隊遇到的挑戰是什么?
墨秋梅(院感負責人):我們負責方艙的“開荒”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經驗少,這是非常大的挑戰。
這也是我初次負責方艙的感控工作,真的很有壓力。在這里,非常感謝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副院長殷艷玲和省方艙隔離點特聘專家巢陽在院感工作中給予我的支持與幫助。在專家老師的指導下,結合隔離點實際情況,我認真制定了“三區兩通道”制度,穿脫防護服流程示意圖,并完善了隔離區醫護人員職業暴露的應急預案。同時,我還提出了方艙隔離點日常醫護4S管理模式,為艙內的醫護人員和志愿者制定統一“閉環管理”詳則,進行消防安全知識普及,開展隔離人員心理護理、隔離人員心理評估、隔離人員用電安全指導,培訓志愿者快速進艙開展工作等。頭三天,我們幾乎全隊所有人只睡8小時,但這些努力,終沒有白費。艱難的“開荒”工作為開艙后順利接管一批批隔離人員,及幫助后續進艙的兄弟醫療隊熟悉情況打下堅實基礎。
自開艙至今,沒有發生一例醫務人員和志愿者感染的病例。
小編:入艙以來,有沒有發生突發情況?
墨秋梅(院感負責人):開艙后的當晚,我們迎來了一批隔離人員,由于艙內地面是鐵皮的,且凹凸不平,導致我們醫務人員的鞋套破損了。這是非常嚴重的職業暴露,屬于院感突發事故,非常危險。我立刻要求所有人立即消殺,并讓每個人套上五層鞋套,保持高抬腳的行走姿勢。
穿著厚重的防護服,還要高抬腳行走,安置隔離人員,其間有多難,可想而知。可即便如此,長春愛爾眼科醫療隊全體隊員仍圓滿完成了這一批隔離人員的入艙工作,得到了方艙隔離點領導的高度評價與認可。
小編:據悉,進入方艙隔離點前,您剛結束隔離,能介紹下大致情況嗎?
黃敬喜(隊員):是的,入艙前我剛結束隔離。因為,我之前曾到黃碼醫院,為一名做過眼部手術的密接患者進行眼部拆線。
這名密接患者之前做過翼狀胬肉切除手術,他希望能盡快拆除縫線,但受到疫情和黃碼醫院醫療條件的限制,一時無法拆線。于是,長春市衛健委聯系了愛爾眼科,要求我們予以支援。
我接到任務后立馬前往醫院。其實,這個手術操作在平時相對簡單,但在疫情期下特別困難。
其一,這個病人眼部縫線是眼科手術中非常細的10-0縫線,比頭發絲還細,肉眼分辨比較費力;其二,因為防疫,我無法使用顯微鏡、裂隙燈等設備,只能用肉眼去觀察縫線;其三,戴上口罩和護目鏡后,不久就產生霧氣,縫線根本看不清。后來為了減少霧氣,我只能憋氣不呼吸,抓住視線清晰的時間段,才能快速地拆除縫線。
治療結束后,按照規定,我需要隔離14天。在隔離的第八天,得知需要支援方艙,我立馬向醫院報名,繼續到抗疫前線支援。
小編:入艙以來,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高遠達(隊員):在方艙,夜晚比白天還熱鬧,有的大學生深夜還在玩游戲,有的凌晨2點起床泡泡面。我的夜班(凌晨0點至清晨6點)充滿了90后style,像極了高中班主任,不時要叮囑“頑皮”的學生。每隔兩小時,我還會巡一次房,提醒大家早點休息,以免抵抗力下降“招架”不住病毒。
小編:此次任務完成后,大家有什么心愿?
所有人:希望回去后能多陪陪家人,去一些想去的地方,吃一些很久沒吃的美食。目前,長春市已實現社會面清零,相信離回家的那一天不會太久。愿我們的城市逐漸恢復以往的繁華,愿接下來的每一天,所有人都能平安健康。
疫情給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卻也讓我們看到了頑強不屈、無私奉獻的人心,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人,托起了充滿愛與希望的“生命方舟”!我們有理由相信,疫情終會煙消云散,脫下口罩暢快呼吸的那一天一定會早日到來。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