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出行舉行“安全生產月”聯合倡議活動
2022年6月是我國第21個全國“安全生產月”,為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進一步貫徹安全生產理念,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強化安全警示教育,2022年6月16日,以“遵守安全生產法、當好第一責任人”為主題,曹操出行在杭州市濱江區物聯網產業孵化器舉行了第21個全國“安全生產月”聯合倡議活動,杭州市交通運輸局行政執法隊陳水明隊長、浙江省交通運輸工會姚文明主任、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濱江大隊謝德華大隊長、浙江省數智交院丁佳瑩等領導出席了此次活動。
提升全員安全意識
受疫情影響,當前全國正在加速復工復產,安全是發展的底線、紅線、生命線,面對復雜嚴峻的形式,企業需要時刻繃緊安全之弦,保障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安全生產月”聯合倡議活動上,杭州市交通運輸局陳水明隊長首先發表致辭,強調:“企業要深刻認識安全生產的嚴峻形勢,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也要在行動上狠抓落實,真正把安全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頭、抓在手里,對已發生事故全面摸清、超前防范、即知即改,最大限度避免事故發生。”
曹操出行是網約車行業的頭部平臺,作為公共出行服務的提供者,曹操出行在保障居民日常出行安全、保障好社會公共財產上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曹操出行CEO龔昕發言表示,杭州優行科技有限公司發展始終與國家安全生產方針和理念保持一致,將安全作為基石,敬畏安全紅線,高度重視安全發展。
“2022年初,公司確立了‘安全為綱、體驗為王、效率制勝’整體發展戰略,將安全放到了首要位置。從公司管理層到基層員工都共同認為我們應該做一家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只有將安全這件事做好了,做到位了,最大限度保護好司機和乘客的安全,公司才會有健康的發展、會創造更優質的服務口碑。”
健全安全保障體系
曹操出行CEO龔昕發表安全倡議
“遵守安全生產法、當好第一責任人”是2022年全國“安全生產月”的活動主題,為打造安全平臺,曹操出行在今年出臺了多項舉措,在人員、組織、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優化,為保障司乘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在組織方面,曹操出行進行了結構優化,將安全和應急職責板塊進行合并成立安全應急中心,由二級部門升級為一級中心,并由網約車事業部總經理黨姣來兼任安全與應急中心的總經理。此舉一方面堅決落實了“安全生產法”中“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另一方面更將安全置于發展之前,讓安全能夠更好地引領、監督業務發展。
在產研方面,曹操出行也加大了安全保障功能的投入,成立專門的安全策略、產品和研發團隊。曹操出行平臺目前已經配備有一鍵報警、緊急聯系人設置、行程分享等功能,未來企業還將基于國民出行場景,完善訂單前人車一致驗證、背審,訂單服務過程中雙攝風險識別、動態監管和干預以及訂單后應急處置系統等保障功能,利用科技的力量鞏固安全防線。
“以安全之槳,駕平安之舟,守安全紅線,履安全職能,為司乘保障每一程出行的安全,安全指標數據行業領先。”杭州市交通運輸局陳水明隊長也對曹操出行的各項舉措表示了肯定。
壓實安全主體責任
網約車事業部總經理黨姣(左)與總裁柳森(右)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
倡議活動的最后,在杭州市交通運輸局、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工會、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浙江省數智交院等相關領導的見證下,曹操出行CEO龔昕、總裁柳森、政府事務中心總經理戴啟文、網約車事業部總經理黨姣與汽車服務事業部總經理劉立群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表達了持續推進安全生產責任的堅定決心。
同時,曹操出行CEO龔昕表示:“杭州優行科技有限公司會在行業主管部門領導的領導下和廣大司機師傅朋友們的監督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推動落實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宣傳安全生產法,推動第一責任人守法履責,持續開展交通出行夏季專項預防治理行動、聯合行業主管部門持續公眾宣傳和職業教育。安全事故警鐘長鳴,我們必須牢記行業歷史上出現的重大交通事故,以史為鑒,保持敬畏之心,嚴陣以待,不輕易放過一個風險、不留下任何一個隱患。”
活動結束后全員合影
以安全為綱,以體驗為王,以效率制勝,曹操出行將持續貫徹“安全第一”的發展理念,利用高效管理與科技創新,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切實保障國民安全出行,成為中國人信賴的“國民出行”品牌。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