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泰博物館藏之:1998年“健身”100克甲級云南普洱青沱茶
作者:迂直
五月的廣州,已是梅雨天氣,綿綿細雨無盡無休。
昨夜的酣酒宿醉,還掛在祖雄臉上,時間已近中午,他卻仍然呆坐在茶臺前發愣。
見到我和錦鵬進來,他定了定神,開始煮水準備泡茶。隨著志雄、振斌和蒙堅陸續入座,“芳村六友”已齊聚漢武古茶。他翻弄著茶樣,詢問大家想喝什么茶?連日來,不是孔雀五星、六星就是村寨單株,所以一時間還真講不出想要喝什么茶。
“要不要喝下去年咱們收的老茶?”他一臉燦爛地望著我,手里捏住在空中㨪動的正是“98健身沱”!
哦,“98健身沱”記憶猶新!2017年春節剛過,祖雄在市場偶遇這款老茶,當即打來電話,令我倍感興奮。因久聞“98健身沱”品質超群,極為罕見,是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健身沱”面市以來,如今能夠見到的最老版本,夜航趕來廣州,就是專為將它收入悅泰博物館珍藏。
《神農百草經》說:茶葉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
“方將定心魂,煮茗邀儕友。”清代袁樹詩句大意是:需要鎮定心神,穩定情緒時,就約來知己好友一同煮茶品茗。靜心安神恰恰是茶葉的一個重要功效與作用,在醫藥典籍中流傳下來。
2000年之后,普洱茶廣為國人認知,茶友們談及它的保健功效,更是如數家珍。幾年前,有朋友在法國驚奇地發現,云南沱茶不是在茶店里賣,而是在藥店或保健品專柜銷售,華人圈里有三高病患到醫院就診,醫生開的處方經常是:云南沱茶,兩粒,藥店去買!
1984年,正值國家大力倡導“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充分考慮到普洱茶對人體的保健作用,臨滄市茶葉科學研究所創辦了“健身茶廠”,同時注冊“健身”商標。在1998年之前,“健身沱”的包裝油紙上標注“臨滄地區茶廠”。1998年至2001年,改為“云南茶葉進出口公司臨滄分公司”。2001年至2004年又改為“云南茶苑集團臨滄分公司”,這一版本也是目前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從這個時期開始又被稱為“后期健身沱”。到了2005年,因“健身”商標被評為“云南省著名商標”,茶廠再次更名為“臨滄市健身茶葉有限公司”。
健身茶廠的茶品因其卓越的品質,深受茶友們青睞,特別是1998年至2000年出廠的茶品,一經售出,“回頭客”絡繹不絕。也正因此,市面上這一時期的“健身”茶品存量越來越少,甚致“一沱難求”。
祖雄將公道杯中的茶湯逐一分斟至茶盞中,奉與大家。同時介紹:下關茶廠在改制前,曾與健身茶廠在技術革新和茶品生產上都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98健身沱”不僅選料精良,從某種意義上講還是健身茶廠與下關茶廠工藝技術的結晶產品,注定了其非凡品質。它還有一個標志性特點就是,茶沱面上的“馬蹄印”圖形暗記,據鄒家駒先生說,那并不是“馬蹄印”而是“鳳目”圖形,被茶友誤認了并廣為流傳。對于普洱茶而言,上世紀的風云變幻造就了一個特殊時代,在這個時代涌現出太多膾炙人口的普洱經典茶品,有些成為耀眼的明珠,有些則被時間蒙塵,靜待伯樂。“健身沱”當是被埋沒許久,才剛剛發掘出來的茶品,品質、數量和年份原因,“98健身沱”將當仁不讓的成為它的扛鼎之作。
二十余年的干倉陳放,時光煉化,歲月留痕,茶品轉化優秀,已進入成熟期。干茶條索清晰,油潤而富有光澤,香氣純凈,蘭桂馥郁,煙韻淡雅。滋味純粹、厚重、綿柔,煙香在湯中與蘭桂氣息交融,凝練成特殊氣韻,裹攜著野蜜香甜襲頂而來,持久不散。水路細滑,綿甜適口。三泡生津回甘,杯底蜜糖香起。四泡冰糖韻生,喉部潤滑甘甜。五泡陳韻漸濃,體感茶氣雄渾。飲至茶湯中段,背脊發熱,額頰沁汗,仿若春風細雨潤物無聲,又如重錘密鼓敲擊心靈,生命的運動精神此刻盡情釋放……
嘆為觀止,拍案驚奇!茶喝到這份上,老茶遺風和“孔雀”筋骨,徹底征服了體感神經,大家感受極深,紛紛贊嘆:在普洱茶的歷史長河中曾留下很多的時代標桿。當代來講,五十年代的“紅印”“藍鐵”,八十年代的“88青”“商檢8582”,九十年代的“92方磚”“93青”“96玫瑰大益”“97水藍印”,以及現代何氏家族訂制的孔雀和白菜班章系列,都被奉為殿堂級的經典之作,無論提及哪個,都令人肅然起敬。“98健身沱”當列其中,因為它無論品質還是價值都可趕超同輩,比肩孔雀五星、六星茶品。所以從鮮為人知到小有名氣,成為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沱茶的標桿楷模,以致于在未來其影響力會越來越大。
“健身沱的可貴之處源于它是易武和昔歸古樹原料拼配而成的,底蘊極其深厚。”蒙堅拿起另一沱茶與“98健身沱”擺到一起,對比著給大家邊看邊說,“由于歷史原因,它還有一個中英文版本的,包裝油紙上同時印刷中文和英文,茶品是同料同質,當時應該是專為出口海外市場而生產的。”
“98健身沱”確是一款可以追比前賢,媲美“孔雀”的高顏值極品云南青沱老茶,值得珍藏傳世。“健身”二字背后蘊含了積極向上、拼搏進取的體育精神,賦予普洱茶更加豐富的內涵和精神,喚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品味與追求。
悅近來遠,不枉我千里尋它……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