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京、上海、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和加利福尼亞州圣何塞2022年10月11日 -- 馴鹿生物("IASO Bio"),一家處于臨床階段、致力于細胞創新藥物開發的生物制藥公司與 Cabaletta Bio(納斯達克股票代碼:CABA),一家致力于針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開發和商業化的首個靶向細胞療法的臨床階段生物技術公司,今日共同宣布,馴鹿生物授予 Cabaletta其經臨床驗證的全人源CD19序列的全球獨家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權利,應用于Cabalett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開發修飾T細胞的產品中 。馴鹿生物將有資格獲得最多兩款產品,累計約為1.62億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潛在開發和商業化里程碑付款和銷售分成。馴鹿生物擁有在大中華區使用該許可序列開發Cabaletta產品并將其商品化的優先權。
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在臨床上已經被證明能深度并持久的清除B細胞,從而在B細胞惡性腫瘤的治療中表現出顯著療效,這一變革性療法為B細胞介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治療前景提供了有力支持。治療自身免疫病的現有療法有兩方面的局限性:療效有限,從而導致耐藥性和疾病不受控,或者與治療相關的高發病率和死亡率。
"通過與馴鹿生物的合作,Cabaletta可以在我們新開發的以CD19為靶點的CAR-T候選產品CABA-201中使用CD19序列。含有這一CD19序列的產品已經開展了臨床評估,安全信數據和有效性數據支持針對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進行臨床開發,"Cabaletta的首席執行官和聯合創始人Steven Nichtberger博士表示, "我們很高興能夠在CABA-201的開發上取得進一步的進展,它將推動我們開發旨在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提供深度、持久并有可能具有治愈潛力的療法。"
馴鹿生物首席執行官汪文博士表示 :"我們很高興能與Cabaletta達成合作。我們的全人源抗體庫開發的這一CD19序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潛力已經在我們自主開發的全人源CD19/CD22雙靶向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T120的IIT臨床試驗中得到了驗證,迄今為止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數據。CT120已在中國獲得了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急性淋巴母細胞白血病(ALL)的兩項IND批準,并獲得了FDA對ALL的孤兒藥認證(ODD)。公司保留了CT120在全球的開發權益,并正在推進該療法在中國的開發。我們很高興能與Cabaletta合作,幫助實現CD19序列價值的最大化,讓更多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群體從中受益。"
關于 Cabaletta Bio
Cabaletta Bio(納斯達克股票代碼:CABA)是一家致力于工程T細胞療法發現與開發的臨床階段生物技術公司,此類療法有可能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提供深度和持久,或者有可能是治愈性的治療。CABA™平臺—包括針對自身免疫性(CARTA:CABA-201一種包含4-1BB的CD19-CAR T細胞)的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和Cabaletta Bio的專有嵌合自體抗原受體T細胞(CAART:多種候選產品,包括針對黏膜尋常型天皰疹的DSG3-CAART,針對MuSK重癥肌無力的MuSK-CAART)—為眾多挑戰性自體免疫疾病的治療提供了多種機遇。Cabaletta Bio的總部位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
關于馴鹿生物
馴鹿生物是一家處于臨床階段、致力于細胞創新藥物開發的生物制藥公司。公司以開發血液腫瘤細胞類藥物和抗體藥物為創新的基石,向實體瘤和自身免疫疾病拓展,擁有完整的從早期發現、注冊申報、臨床開發到商業化生產的全流程平臺能力及包括了全人源抗體發現平臺、高通量CAR-T藥物優選平臺、通用CAR技術平臺、生產技術平臺、臨床轉化研究平臺在內的多個技術平臺。
公司現有10個在研品種處于不同研發階段,其中進展最為迅速的候選產品伊基侖賽注射液上市申請(NDA)獲國家藥監局(NMPA)正式受理并納入優先審評資格,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該產品曾先后被NMPA納入"突破性治療藥物"品種及被FDA授予"孤兒藥(ODD)"認定。除多發性骨髓瘤外,伊基侖賽注射液新增擴展適應癥-抗體介導的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的臨床試驗申請(IND)已獲NMPA批準;公司自主研發的創新候選產品CT120(全人源CD19/CD22雙靶點CAR-T細胞注射液)已進入臨床研究階段,適應癥分別為CD19/CD22陽性的復發/難治性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和復發/難治性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并已獲得FDA授予"孤兒藥 (ODD)"認定。
憑借超強執行力的管理團隊、豐富的產品管線、獨特的創新研發與商業模式,馴鹿生物有志于成為業界具有影響力的創新藥企,將真正解決臨床痛點、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創新藥物推向臨床直至市場,為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新媒體責編:pl202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