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進入第三年,疫情對經濟的“后遺癥”正在顯現,有人說,2022年或許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聽到這話,陣陣“寒意”令人“瑟瑟發抖”。回顧中國經濟上半年,“不確定性”成為常態,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經濟運行的波動超出預期。盡管從全球看,中國經濟表現優異,但是在全球經濟衰退的預期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大。
那么作為政府基建投資的抓手,城投平臺又將擔何大任?今天,我們對話政信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岳鵬先生,共話城投平臺如何托底地方經濟穩定持續發展。
問:您如何看中國上半年的經濟波動?下半年經濟運行又將要面對怎樣的挑戰?
政信岳鵬:進入2022年下半年,我國經濟艱難復蘇。從全年的經濟情況看,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上半年受到疫情沖擊的影響,整體GDP增速僅為2.5%,如要完成既定全年5.5%的增長目標挑戰極大。上半年我國也推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道,在政策刺激作用下,5月份經濟止住下滑勢頭,6月份經濟企穩回升,7月份繼續回升,但仍然有小幅波動,表明國家經濟仍然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沒有解決,如何保證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國家面臨很多問題,比如既要穩增長,又要防通脹,宏觀政策既要有力,又要合理適度、不預支未來。
問:在地方經濟發展過程中,城投平臺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政信岳鵬:地方經濟治理貫穿五維治理,即空間治理、資源治理、結構治理、理念治理、成本治理,而在地方經濟治理體系當中,城投平臺發揮著重要作用。
首先,從國務院對于城投平臺的定義來說,城投平臺由三個關鍵詞組成:“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職能決定著城投平臺對于地方投融資的影響。2010年6月10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將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定義為: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門和機構等通過財政撥款或注入土地、股權等資產設立,承擔政府投資項目融資功能,并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這也是官方首次對政府融資平臺進行明確定義,突出了融資平臺承擔政府投資項目融資的職能。
其次,在地方的整個運營體系中,資金運行一般采用“資金大循環模式”,就是在地方政府統一決策和部署下,將財政資金、土地開發和平臺公司作為一個綜合運作體系。可以說,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從第一家成立開始,一直致力于通過銀行借款、債券發行、PPP、產業基金等方式,解決地方財政不足與不斷增長的資金需求矛盾,并逐漸成為地方政府融資的主要抓手,進而極大促進了中國城鎮化、工業化、現代化進程。
問:城投平臺托底地方經濟的底氣?
政信岳鵬:從今年下半年的政策可以看出,要想牽動經濟發展的牛鼻子,政府投資是能夠帶來多效作用的選項,其中以項目為“抓手”,精準發力,對各地經濟形成實物工作量是托底經濟的利器!究其原因,這些項目對于刺激GDP增長是最有效的,比如基建,特別是新基建能夠為經濟發展點燃新引擎、增添新動力,帶來的巨大乘數效應能夠有效拉動GDP增長。
在盤活“資源、資產、資本、資金”,把資源變成資產、資產變成資本、資本變成資金的過程中,作為承擔政府擴大有效投資的主力軍,城投平臺聚焦在政府鼓勵的投資領域,包括基礎設施補短板、戰略新興產業、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存量資產盤活等,在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在關系民生大事方面,國常會提出“保交樓”的口號,但是地產企業資金處于“水深火熱”的煎熬中,這個時候,城投公司成為助力“保交樓”的主力。舉個例子,據媒體報道,國企某城投將通過與恒大深圳公司合作,為合作項目提供從工程建設到竣工交付的全過程支持及服務,以更大力度、更高水準的要求推進項目建設,為“保交樓”保駕護航。近期,已有多家城投平臺宣布表示,將配合有關方面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金融支持相關工作。
伴隨時代發展,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地方城投平臺的歷史使命和功能定位將從建設主體逐漸轉變為國有資本經營主體和國企改革創新主體,區別性地發展成為資源配置平臺和產業經營平臺,將在經濟發展、引導創新和服務民生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完成“資源、資產、資本、資金”四者之間的轉化需要很多條件支撐,尤其是需要頂層的專業技能、頂層設計及政策法規的把握。政信產業聯盟的存在,正在助力從頂層設計上將資源變成資產然后協同金融機構去完成社會資本的融資。
(新媒體責編:pl202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