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畢業于大連交通大學電焊專業,她是該專業中少數的女生;她工作在公司技術研發崗位,她是公司里唯一的女性技術員;95后的她專業水平精湛,擁有國際焊接工程師的資格認證,工作業務能力突出,三年時間已參與研發十余項產品,獲得發明專利一項、實用新型專利兩項。在公司生產建設工作中充分發揮著半邊天的作用,她就是中鐵武漢電氣化局集團科工裝備公司首任鋼結構分廠副廠長宋詩琪。
三年打磨,初心愈堅。
因中鐵武漢電氣化局集團科工裝備公司主營鋼結構產品,公司規定,新員工入職培訓完成后無一例外都要去分廠車間實習半年。2017年盛夏7月,宋詩琪走進了鋼結構車間見習學習,由于學過電焊專業,在了解產品工藝方法后,就和普通員工們一起手持焊槍焊了起來。
2018年10月,公司生產任務繁重,鋼結構車間技術崗位空缺,宋詩琪帶著較完備的技術專業知識再次回到了生產一線,協助分廠的質量檢測和創優規劃。制定生產技術方案、工藝流程、操作要領,扎根在車間生產一線,做好詳細的技術交底、技術指導工作。遇到技術難題,經常和工人們一起動手解決,主動研究改進產品工藝,提升產品生產率和合格率。
車間生產任務重,周末加班生產是常態,作為技術主管,當然要保證生產當前一刻也不能空缺,“路愈艱,心愈堅”,往往在其他同事結束了一周的勞累開啟休息狀態時,宋詩琪毫無怨言、義無反顧堅守在生產一線,保證生產順利進行。
創新創效,力塑品牌。
智能安全帽從第一代到第四代;智慧路燈從構想、落地實施到中鐵佳苑智慧路燈第一批燈桿安裝完成,首次試用成功;智能產品商標從設計、征集到確定……呂建平智能創造工作室十余名成員潛心鉆研、力求創新,積極對接各大鐵路線產品生產技術、積極推進研發項目順利開展。宋詩琪就是這個創新團隊里唯一的女性,在企業技術創新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2019年西安電子商務博覽會召開期間,宋詩琪作為中鐵武漢電氣化局集團科工裝備公司的“美女”技術員,被選入產品推廣講解小組,負責展覽期間威閣智能安全帽等科技新產品的宣傳講解工作。“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展現最好的講解效果,她苦練禮儀動作、熟記產品解說。“威閣智能安全帽系統利用大數據技術,基于綜合管理平臺,解決安全生產現場作業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宋詩琪以最佳的形式將威閣智能安全帽帶到了各行業甚至各國觀展者的眼前。
立足崗位,無畏奉獻。
為減少疫情對企業發展的影響,2020年開復工以來,中鐵武漢電氣化局集團科工裝備公司積極制定各項經營生產措施,拓展智能安全帽和智慧路燈等科技新產品市場。宋詩琪也奔波在智能產品推廣的路途上。自五月始,先后參與了中鐵山橋、中鐵一局及成昆鐵路米攀項目部的安全帽推廣。
米攀項目部籌備舉辦精品工程現場觀摩會,中鐵武漢電氣化局集團科工裝備公司被邀參展。由于疫情防控期間各地通行標準不統一,宋詩琪到達目的地米易后,就被隔離了起來,臨時隔離點環境簡陋,但最讓她焦心的是參會任務受到影響,她不等不靠、毫不畏懼,主動嘗試與當地防疫部門和現場會主辦方溝通,直到檢測人員完成檢測,有驚無險解除了隔離,繼而投入緊張的現場會籌備工作中去。
頂著三十七八度的高溫與項目部、廣告公司進行場地規劃,布置展臺,設備調試,烈日下扛桌子、搬設備,暴風雨前冒雨蓋雨布、搶護設備,渾身被雨淋得濕透,也要全力以赴完成現場會參展工作。在有集團公司供電部、電務部,西昌工電段、西昌車務段,成昆鐵路局米攀段各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參會的米攀段站后四電精品工程現場觀摩會上,宋詩琪代表中鐵武漢電氣化局集團科工裝備公司,完美展現了智能安全帽對智慧工地施工建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各單位參會人員的一致好評。
青春建功,大干爭優。
在“抗疫情、保增長、大干100天”勞動競賽過程中和“黨建引領、崗位建功”黨建主題活動中,宋詩琪充分發揮作為一名青年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先進性,奮戰在生產一線,把好圖紙制作關、產品質量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踐行初心和使命,為各項目生產供貨的順利完成不懈努力,完成了6月25日牡佳項目鋼結構生產供貨的重要節點;6月28日,協助完成了張吉懷鐵路首批H形鋼柱發運;8月7日,協助實現了黃黃鐵路首批H形鋼柱發運……從技術骨干成長為鋼結構分廠的副廠長,她堅持用青春力量為企業的發展作貢獻。
由于宋詩琪工作以來的突出表現,被集團公司團委評為中鐵武漢電氣化局集團2019年度優秀共青團干部、被集團公司工會評為中鐵武漢電氣化局集團2019年先進女職工等榮譽稱號。
在生產大干火熱開展的進程中,宋詩琪作為青年干部、作為一線青年、作為優秀女職工的代表,將堅定政治信念,繼續發揚不懼不怕、勤奮鉆研、崗位建功的精神,在勞動競賽過程中,主動擔責,在黨建主題活動中,帶頭攻堅,用行動充分展現新時代女性風貌和風采,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她力量!(廖夢茹)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