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陸由為同事講解信息化知識
“密切注意路段情況,這個點司機很容易犯困。”6月18日23:50,端午小長假即將結束,漢十高速公路管理處信息監控中心主任陸由盯著大屏幕,一動不動。
身材瘦小、戴著一副眼鏡,43歲的陸由被同事們稱為“陸教頭”。3天假期,他帶著同事們輪流值班,堅守一線。
越是節假日,陸由越忙。這位非技術出身的拼命三郎,憑著一股狠勁,在湖北高速公路信息化、智能化領域鉆研了近20年,多項創新成果被推廣應用。
今年,他被評為湖北省先進工作者。拿到榮譽證書,陸由沒有感到絲毫的輕松,相反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時刻把司乘人員放在心中,這是技術人員的一份使命。”每到節假日,陸由總是日夜堅守在監控室,與沿線收費站、監控分中心保持溝通,第一時間預防、處理各種緊急事故。
他說,自己多忙一些,他們通行就會更安全些、暢通些。
1999年,陸由大學畢業分配到高速公路上從事收費工作。當時,高速公路興起不久,收費全憑人工操作,每個崗亭內擺滿各類政策文件,遇到特情車輛時,收費員常常會因為長時間翻不到政策文件而焦頭爛額,放行一輛車往往需要七八分鐘。晚上,收費員還要做報表,經常熬到大半夜。
“能不能通過技術手段,把車輛信息與站口視頻對接起來呢?”萌生這一想法后,陸由向單位遞交申請,與母校長沙交通學院合作,研發湖北高速公路第一條半自動化收費系統,收費效率大幅提高。此后,他對高速公路信息化產生了濃厚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陸由在工作之余,不斷學習收費、養護、道路應急等各方面的知識,探索一項項新發明。
2008年,漢十高速管理處接管了湖北省第一條山區隧道群高速公路——十漫高速。當時,隧道內的通信、電力、消防等相關設施互不聯通、各自為政,導致監控設備誤報率高達80%,監控員常被折騰得精疲力盡。
2009年,陸由出任漢十管理處信息監控中心副主任后,立即著手解決這一問題。通過4年努力,在學習外地經驗、攻克多項技術難關后,陸由和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湖北高速公路首套機電維護標準化、自動化系統,打通了隧道內各個單元的壁壘,實現了所有數據在同一平臺上對接,將隧道事故誤報率降低至5%以內,為全省高速公路隧道信息化建設提供了經驗和樣本。
“因為熱愛和執著,陸由從收費人員變成了一名專業技術人員。”省交通運輸廳相關人士介紹,這10年來,他先后承擔完成了30余項涉及高速公路硬件軟件工程,所有工程都順利通過驗收。高速公路數據元與接口標準成為全省交通行業試點;“基于預算機電標準化研究與應用”落地推廣,并獲得中國設備協會交通板塊創新一等獎……
2013年,隨著通行車輛猛增,漢十高速管理處提出建設“智慧漢十”工程,陸由更忙了。在他的引領下,目前,漢十高速全線建立了3個監控分中心,全面整合了收費站、養護、路政等內部系統,并與高警、地方政府等系統有效對接,對重點路段、橋梁進行24小時監控,確保道路安全。
今年1月,全省迎來兩次冰雪災害,漢十高速管理處正是憑借“智慧漢十”信息化系統,整合各方力量,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及時分流車輛,使得全路段沒有出現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和車輛大規模滯留事件。
“比起歐美發達國家和我國沿海省市,湖北高速公路信息化、智能化建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陸由說,與國內、省內優秀同行相比,自己的成績微不足道。今后將不斷加強學習,為新時期高速公路建設繼續貢獻力量。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