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入伏的上海艷陽高照,暴露在陽光下的鐵軌和水管因為大量“吸熱”,表面溫度不斷上升。尤其是水管的金屬部分,陽光直射一陣后,空手根本無法觸碰。而水管內部的水,也因為高溫的“加工”變得滾燙。每一天,鐵路上水員們都要和這樣的水管、水溫進行幾十次的“親密接觸”。
他們穿著明黃色的鮮艷制服在鐵軌間不斷奔跑,穿梭在高鐵動車之間,每天不停重復著彎腰、插管、注水的工作流程。
穿黃衣戴黃帽提示列車員
下午16:28,G7057次列車緩緩駛進上海站。“來了來了,可以開始工作了。”在列車進站前,張師傅已經從對講機內收到指令,他戴上自己的小黃帽。和張師傅一起搭班配合的還有剛30出頭的趙師傅。黃衣服配上黃帽子,兩人站在一起,儼然變成了一對“小黃人”兄弟。
“這是我們鐵路上水員的標配。”張師傅告訴記者,因為上水員的工作地點是在鐵軌中間,“你要穿得醒目一點,讓列車員知道,鐵軌這里有個人。”待列車進站后,搭班的兩個上水員師傅便向列車?康奈恢米呷ァ?拷熊嚭螅瑥垘煾档哪_步開始加速,“這趟列車是8節車廂的,所以上水速度會比較快一點。”于是他不得不在一米多寬的鐵軌間小跑著前行,“每一次上水都意味著一公里的奔跑。”說罷,張師傅便已經跑到第一節車廂的注水口,順勢彎下腰,舉起放置在蓋板內的水管,將水管插入注水口,讓水管內部的清水自動注入水箱,幾個動作一氣呵成。
張師傅告訴記者,接車、插管、上水……這一系列動作看似簡單,但是必須要在列車發車前20分鐘完成,“如果是那種綠皮車,水箱的容量更大,上水需要的時間就更多,所以我們就要更快。”張師傅向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動車一般有20分鐘左右的時間休整,而老火車因為跑長途,客流量大,用水量多,則需要30到40分鐘完成上水。為了讓工作的時間足夠充裕,張師傅和他的工作伙伴每天都需要在烈日下來回奔跑。
記者從上海站相關工作人員處了解到,暑運期間,平均一天一個班組需要給20多趟列車上水。“粗略算一算,一天最少也要在鐵軌間跑個30多公里吧。”張師傅抹了一把額頭的汗笑道。
水管內水溫曬得高達70℃
7月的上海,并沒有因為臨近傍晚而帶來一絲的涼爽,上水員們黃色制服背后早已被汗水滲透,張師傅卻仿佛渾然不知,“手上濕漉漉的,身體濕漉漉可能就感受不是很明顯了。”
在給列車上水過程中,張師傅不停提醒著記者要離水管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水管接頭在注入水箱過程中一不小心注水口會有可能偏離,如果不小心脫落了,水流就會噴射出來,濺到身上”。因為夏季陽光直射,水管內的水溫有時高達70℃,一不小心被水花濺上就會有燙傷的危險。
“我們每個人都有黃色的塑膠手套,這是一種必要的保護措施,但上水員們為了方便插管經常選擇赤手工作。”張師傅說道。
除了高溫直曬的水管之外,張師傅提醒記者,行走在高溫下的鐵軌間,也會比以往更加危險,行走其中要加倍小心。
此外,“夏天還要小心那個動車空調的出風口。”張師傅心有余悸,特別是夾在兩列動車之間時,兩個空調出風口的熱氣流對吹,“很猛的”,他用手比了個夾擊的動作。
面對這樣一份工作,每位上水員都有著他們自己的理解。“旅客基本上不會看得到我們,但是每節車廂的供水都要依靠我們。”上水員張師傅說。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